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5-23 04:29:53
日報

港大研發 MRI機械人定位器 神經外科手術更精準

分享:
港大研發 MRI機械人定位器 神經外科手術更精準

港大研發 MRI機械人定位器 神經外科手術更精準

進行開顱手術需要很精準的計算,以免觸碰到腦部重要位置而產生後遺症,因此手術時間往往很長,甚至患者要在清醒狀態下做手術,苦不堪言。港大工程團隊為此研發出MRI機械人定位器,提升神經外科手術的精準度之外,也可大大縮短手術時間。

現時不少神經外科手術需要立體定位,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郭嘉威表示,「例如抽取腦部組織作活檢、以激光消融術消除腦部病變組織、於大腦深層注射藥物,以及深腦電刺激治療的電極植入,治療柏金遜症等。」這些手術多採用磁力共振(MRI)作導航,因為具備無輻射、可作溫度監察、軟組織對比度高和快速成像等優點。

深腦電刺激治療 電極

深腦電刺激治療須以手術在腦部插入兩支電極。

插入電極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腦外科組名譽臨床副教授陳達明醫生指,以電極植入手術為例,「手術需要放入兩支電極到腦部深處,傳統上需要術前計劃插入的路徑,然後手術時每插入一小節電極,就要掃描影像一次,評估路徑是否準確、會否因為腦部水分隨時間流失塌陷而要調整路徑,來回多次之後才可完成,插針部分往往需要5至6小時。另外,患者可能要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手術,以便即時監測生理反應是否正常。」

Ad Block
MRI機械人定位器

MRI機械人定位器能夠同時在兩側作定位,大減手術時間。

消除固有誤差

而港大研究團隊研發的MRI機械人定位器,就可縮短手術時間約一半。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何焯亮博士解釋,定位器能夠於MRI的特定環境下操作,可在定位期間實時監測預定的插針路徑是否準確,「醫生在開始時會先手動調整插針位置和角度,當誤差少於5度角,系統就會鎖定並亮起綠燈作提示,下一步機械人會自動調整至誤差少於0.2度的位置。」最後醫生就可插入電極,系統消除了手術中多個可能出現的誤差,讓整個流程更快更精準,確保手術安全,患者亦毋須在清醒狀態下做手術。

年內開展人體試驗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床教授潘偉生認為,如果手術夠精準,患者將來能減少手震、走路走快些、每日能夠活動的時間長一點,今次研發的定位器就能幫到患者。研究團隊將會做更多臨床前的屍體測試,以驗證MRI機械人定位器的安全性;本年內亦會開展人體試驗,有望正式在臨床上使用。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