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茶飲消暑建議
茶飲在中華文化已有數千載的歷史,其中唐代陸羽著作的《茶經》,更為中華茶文化的專著,後世尊稱其為茶聖。
飲茶的文化在廣東十分普遍,「上茶樓,一盅兩件」更是廣府人的日常,一盅即是蓋杯泡茶,兩件即是兩件點心。適逢夏日炎炎,結合中醫學知識,為大家帶來一些茶的知識普及。
夏日消暑首選綠茶,綠茶性涼,歸肝、心經,能清肝心之火,達到清熱解暑的效果。但因其性涼,脾胃寒涼的人群不適宜飲用。
對於脾胃虛寒的人群或者生活在廣東、香港一帶的人常會飲用一些黑茶。黑茶性微溫,有消食化積,祛濕降脂的作用。對於常因暑濕天氣而肢體困重,胃口不佳,易飽腹脹,或食用肥膩食物後,可以適當飲用一些黑茶,減輕腸胃負擔。
另外,中醫認為脾主升清,在暑濕長夏之際,往往容易出現暑濕困脾,其一般表現為身體沉重乏力、頭重如裹、胃口不佳、腹脹、排便不爽等。中醫就有「芳香醒脾」的理論,通過藥食芳香特性,驅散逐濕,振奮脾陽,使脾恢復其主運化功能。例如,可選用荷葉泡水,荷葉有清熱解暑、升發清陽、利尿作用,對於因暑熱出現的煩渴或泄瀉均能有消暑的效果。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註冊中醫師張家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