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10-24 12:30:00

家庭是社會的縮影

分享:
相片由作者提供

相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Dr. Bernadette Wong

二人的結合,組成了家庭。家庭就是這樣簡單嗎?近日新聞及工作上接觸到不少因家庭關係而發生的問題,情況並不簡單,不覺起了聯想。「家庭」一詞是指生命緊扣、相互影響、錯綜複雜。家庭成員往往都低估了自己在家庭擔任的角色,尤其是父母。 我個案接觸愈多,愈發現個人成長出了問題,大部分是因為家庭的失衡而造成,家庭的問題往往是上一代問題衍生引致的,代代相傳。其複雜的程度,可想而知。美國家庭及婚姻輔導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提到家庭的社會的縮影,要瞭解社會,便要理解家庭:權力、親密關係、自主、信任、溝通模式等問題,都是決定我們怎樣生活於這世界的重要因素,要改變世界先要改變家庭。家庭的觀念、家規、家人和父母應對的模式,塑造了今天的我們,直到有一天失衡才會尋求改變。任何一個成員的改變亦會帶動整個家庭的改變。這就是家庭治療的理念(family therapy)。

adblk5

升中二的小明,自小勤奮、名列前茅、樂於助人,是孩子的典範。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事事照顧周到、呵護備至、因照顧家庭,甚少社交生活。爸爸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有紀律、嚴謹、對兒子要求高,希望兒子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爸爸看見自己的兒子日漸憔悴,思想變得負面、失去活力,學校成績一落千丈,十分擔心。小明身為獨子,父母的期望都放到自己身上。父母的無形壓力成為了小明焦慮的主要原因。經過家庭治療之後,爸爸知道原來兒子是多麼重視自己的說話時,他開始放輕自己對兒子的期望,嘗試令兒子輕鬆點。他也嘗試代入兒子的感受,體諒和了解小明的感覺,是那麼無助、焦慮及不安。

經過正視兒子和自己的需要、觀念的改變,平衡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及感受後,家庭的改變更加明顯。當小明感覺到爸爸有改變時,他也變得輕鬆。媽媽感覺到他們的改變,她變得放心,將照顧家庭的時間,漸漸放回自己身上,嘗試找自己的興趣、積極擴闊社交圈子。經過個多月的家庭治療,這個家庭步入正軌。一個家庭成員的改變,可以帶動整個家庭的改變,這就Virginia Satir所指的家庭治療的威力 。

孩子的問題往往都是因爲夫妻的相處出現問題而產生,所以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夫妻及家庭關係的處理是不可缺少的。就連教宗方濟各八月到愛爾蘭外訪時也強調家庭乃希望之源。希望每個家庭的家人關係都能健康發展,人人平安快樂。作為一位臨床心理學家,能夠幫助到一個家庭,帶給我的是非筆墨所能形容的感動。

adblk6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