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3-16 13:45:00

面對壓力,不再「自動導航」

分享:
相片由作者提供

相片由作者提供

家長每日疲於應付日常生活上遇到的各種難題,往往優先考慮到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員的需要,而忽略了自身的狀態。家長不斷要顧著解難,確實難以細心覺察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當照顧小朋友變成無數要處理的事情之一,家長情緒或會變得容易波動,未有充分了解狀況及子女真正的需要,便作出了快速而不自覺的反應,亦即「自動化」反應。當受壓或情緒變得激動時,有些家長甚或會一時衝動打罵子女,影響親子關係之餘,亦令家長感到十分懊惱和自責。

 

面對壓力時會容易作出「自動化」反應,其實跟我們與生俱來的生存模式有關。生存模式下的反應大致可分為三種,包括戰鬥(fight)、逃跑(flight)和僵住不動(freeze)。這些反應讓我們能夠在自己或身邊的人受到生命威脅時作出即時應對。例如,當小朋友不經意走出馬路,我們會自動伸手把他拉住或大聲喝止他,意圖保護小朋友免被行駛中的車輛撞倒。然而,當我們於日常生活中,仍然採用自動化的生存模式作出反應,如在家溫習或做家課時大聲喝止小朋友玩樂,往往容易帶來反效果,影響家庭關係及小朋友的身心發展。

Ad Block

 

培養「靜觀」的態度能夠幫助我們學習有意識、不加批判地專注於當下一刻。透過每天不同的靜觀練習,家長可以從「行動模式」(doing mode)轉到「同在模式」(being mode)。於解難前,先覺察當下狀況及需要,繼而選擇一個合適的回應,從而有效改善與小朋友的相處和家庭關係。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學家張敬斯博士、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服務研究助理林榮沖先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