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早期作品《鬼來電》行頭,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冇理由唔熟玩鬼類型,難道拿了獎後,心紅要挑機自己,強攻自己弱項乎?驚嚇跟魔術同樣道理,無氈無扇,神仙難變,入門最簡單就是狂噴鮮血、用電鋸分體或鑽咀開洞等,盡量輔以特寫鏡頭,赤裸裸晒冷,務求刺激大眾官能。當大量道具拋出市場,場面輸不到那裡去,但倘若還原基本步,純粹靠簡單造型、被嚇者表情及敘事方法,配合燈光和音樂等去炮製恐怖氛圍,難度就超高,這種恐怖厲害處就是,在觀眾心內生了根,在生活中loop播場口,疑心讓暗鬼爬出來,實行自己嚇自己,久久不散。
名著令三池cult唔起?
三池崇史的最新上映作品《惡之食女》,玩的是詭異氣氛,全片乾淨得很,流血、噴血都係點到即止,恐怖位集中在片末連爆,初段大半部分都係穿梭不同次元空間——現實與舞台劇,上演的是經典作品《真四谷怪談》,由劇裡去到劇外、人物、劇場角色互相重疊,製造分不清真假的感覺,明顯想update那齣著名民間鬼故,拉近距離,手法一定不是新鮮事,因為港產片已做過N次。或許因為導演背負著《真四谷怪談》之名,想革新、玩氣氛的心意太濃,反而成了某種捆綁,叫三池崇史反而cult唔起,節奏或許要招呼原著故事的經典場面,不覺被拖慢,樣樣齊又工整卻趕走了靈氣,要捨才能有所得,放低了包袱先有突圍點。
柴崎幸的表情符號太少吧!
名著的包袱不只影響direct那位,那種無形的壓迫也彌漫在演員身上,故事簡單,就是劇裡劇外賤男仲介(市川海老藏飾)背妻偷食,無助的妻子惟有借靈界升呢,進行一場絕地反擊。柴崎幸飾演美雪,屬於中女角色,對白不多似乎夠挑戰性,只靠表情營造內心被拋棄、背叛的翻騰起伏,然而,演出表情符號實在供不應求,來來去去得幾款,而且是以往日本同類片的慣常風貌,不敢走出那種演繹,究竟被導演感染還是自發功?不得而知,《咒怨》feel不一定只得一個樣,一個笑容比起勁chok可以陰森千萬倍,本地的聖羅蘭往往就能製造恐怖驚喜(當然聖羅蘭的經驗老到,年資贏柴崎幸何只幾條街),要借名著提升人氣實在不易,名著就像一座山、一頭靈獸,要用智慧、心力去馴服。
值得一提是,《惡》片裡的美術和劇場設計不算華麗,但相當悅目,花費亦不算超高,本地劇場可以參考啊。
紀錄片導演、電台節目《吾係電影人》主持,喜愛以「喱民」形式看電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