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3-07-21 04:29:30
日報

強烈推介 威哥與文雋

分享:
強烈推介 威哥與文雋

強烈推介 威哥與文雋

我承認我過時。看YouTube,多數選擇電視台的節目,或者球賽精華,也是在傳統頻道看得到的內容。直到最近。有兩條YouTube頻道,看到我如癡如醉。

第一條是威哥會館,第二條是文雋講呢啲講嗰啲。先說威哥會館,喜歡港產片,尤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港產片,應該也聽過威哥大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瘋狂影迷,或戲癡,錄影帶、LD之類電影相關產物儲存量驚人,最神奇是舊日刊登於報章的電影廣告,也齊備。他的YouTube頻道,向來也有訪問電影圈的工作人員,最近,受訪嘉賓更是甚少曝光的劉鎮偉導演,簡直非看不可。

威哥的訪問方法與風格,完全是我一直最想做又不能做的一套。以前,處理雜誌的專訪專欄,偶爾也有機會訪問導演、編劇之類,多數是為了新上畫的電影宣傳。具體一點解釋:《追捕》上畫,吳宇森才會接受訪問,再談《英雄本色》、《喋血雙雄》,不是不可,但總不可以太過分,本末倒置。而且,電影公司提供的訪問時間有限,談完《追捕》,剩低的,煮個杯麵也未必足夠,就算勉強談談舊事,也不能要求甚麼深度。

adblk6

何況,太懷舊,適合老影迷,但我任職的雜誌,目標讀者是全世界。對於大部分顧客來說,訪問吳宇森,你問他《帝女花》、《發錢寒》、《滑稽時代》點拍?他們連戲名也可能聽都未聽過。所以,看見威哥訪問劉鎮偉,除了談周星馳談王家衛,是連《屍家重地》這類冷門到不得了的滄海遺珠也沒有遺漏,簡直為所謂小眾的自己友而設,既羨慕,也佩服。我不認識威哥,但很想向他表達感激之情。這些口述歷史,官方其實好應該輯錄成書,流傳千古。只是,香港政府大概不會有這種眼界,只可倚賴民間自發功。

文雋講呢啲講嗰啲是另一回事。作為在香港影圈橫跨幾十年的前輩,跟威哥一樣,文雋也有訪問不少電影工作者,基於交情匪淺,往往能夠發掘出不為人知的小內幕。尤其喜歡訪問張堅庭導演與陳果導演的兩個系列,有很多細節,外人無論怎樣做好資料搜集,也無法像文雋透過記憶帶動受訪者齊齊分享秘聞。已經離開電影圈工作崗位的文雋,似乎也沒有包袱,比想像中更加𣈱所欲言,例如討論周潤發的幾集,說到辭演《赤𤩹》之謎,就提供了不少新元素,期待未來有更多獨家猛料。以他的一份履歷,要爆料的話,應該有無數猛料可爆。

很喜歡Netflix一套紀錄片集,叫《電影的故事:你我的永恆印象》,內容是重新研究經典電影例如《虎膽龍威》例如《回到未來》例如《鐵甲威龍》,找來跟電影製作有關的台前幕後,大談電影由籌備到製作到完成到上畫的艱辛與趣聞,偶爾會找受訪者重遊拍攝場地,懷緬過去,追思故人。那時,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拍到一套我們的版本呢?找不到王家衛或梁朝偉或關淑怡討論《春光乍洩》,找到其他工作人員例如攝影師,也肯定精彩到極點。看過威哥會館與文雋講呢啲講嗰啲,對港產片還有濃濃情意結的有心人,肯定大有人在,有一日看到港產片版本《電影的故事》,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