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07-04 04:29:25
日報

泰劇天花板

分享:
Netflix 泰劇 瘋狂獨角獸

Netflix泰劇《瘋狂獨角獸》(Mad Unicorn)不止是「好睇」咁簡單,而是好睇到你睇完會熱血沸騰、心思思想創業,甚至想試一試白手興家打贏商業巨擘。劇集改編自泰國「閃電快遞」創辦人李發順的真人真事,由納塔拉諾帕盧塔亞朋(Ice)飾演主角善迪,講述他如何由食老鼠果腹的山區少年,變成泰國第一間獨角獸公司的CEO。

成套劇由頭到尾都保持住一種「差啲永不超生、又死唔去」的緊張感。過程中雖然有奇蹟,但更多是韌力、堅毅同一種近乎宗教式的信念,靠硬撐一步一步爬上去。

短短7集,《瘋狂獨角獸》帶給觀眾的體驗不止緊湊,而是令人徹底代入——你睇著他被人蝦、被騙、被背叛,就會自然想幫他、想為他出頭,甚至想和他一樣變得更強。不僅是劇情引人入勝,而是情感上你會不知不覺深信自己同他同一陣線,甚至在他身上找到自己。最犀利的地方是,套劇真的拍到出「瘋狂」這兩個字。主角的癲,不是性格缺陷,而是戰鬥入面最大的武器——他根本沒得揀「正常」人生,唔癲唔得。整套劇完全演繹咗咩叫「如果唔係跪住過生活,就要癲住撐落去」。

adblk6

問題來了:香港拍不拍到類似《瘋狂獨角獸》的劇集?

香港冇創業故事咩?一諗就知沒可能,大部分香港人都知李嘉誠如何由塑膠廠起家,打造出龐大商業帝國;唔使講太遠,過去幾十年由地產、金融、鐘錶、印刷,到賣台式飲品、搞app、開café,香港地怎樣會沒有素材。你說沒有演員、沒有平台?更加講不通。那麼問題是甚麼?答案是:香港創作人太怕現實,太忌諱赤裸。

《瘋狂獨角獸》拍得出一個毫無人脈的山區少年,從快遞業最底層一路死撐上去的那種血淋淋。但是在香港創業劇最多都是以名門商戰作包裝,完全沒有underdog過關打大佬的爽快感覺,沒有那一種搏殺的味道,就靠演員講兩句「我信自己得」收工。上年的《企業強人》就是最好例子,用順豐速遞做藍本,但策略味弱,危機靠講對白解決,感情戲仲多過物流戰。龔嘉欣不是演underdog嗎?豈料她是大富翁姜大衛的私生女,觀眾睇到呢度,仲點會有代入感。

相反,《瘋狂獨角獸》最犀利之處,就是它真心信觀眾會共情。你不一定似善迪般創業,但你一定試過被世界話你唔得,而你每一次都想證明自己不是垃圾。你會撐他,因為你都想知道——如果你夠癲,係咪都可以撐到最後一舖?它無疑是泰劇天花板,不止贏在人物立體、節奏爽快,而係它當你係一個識得痛、有想法,而且有力反擊的觀眾。

最重要是:它懂得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