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2-07-15 04:31:08
日報

未完善的「完善」

分享:
未完善的「完善」

港府高官與立法會議員進行廳前交流會,是近日官方和建制大力宣傳的新猷之一。這類安排也許有一些作用,但效果有多大,只能待他們拿出實際成績時才作定論。

但未有實效之前,已有不少質疑,包括來自建制內部的聲音。首先,交流的形式和時間,分三批四組,各半小時;議員提問或建議,官員一般都會回答,即用了大部分時間,參與者未必有機會發言。當然,即使時間再多,也難以十全十美,況且溝通要講質量,而不是數量,所以無可厚非,形象工程畢竟要做的。

可是,另有兩個問題難以說服公眾。其一,他們交流的內容不詳細公開,只是蜻蜓點水式向公眾透露談了甚麼範疇;官員怎樣回應?政策有何傾向?外界難知詳情。這跟在立法會公開會議的透明度相比,無論是性質(隨意性還是制度性)和實質(監督還是協調)都是兩回事。

在內地政治文化日益普遍之下,這類交流可能變成由上而下的「通氣會」、「吹風會」和「神仙會」。高層傳話,曉以大局利害;議員配合,反而成了「被說服」的對象,一些更會變成傳聲筒。如此這般,氣氛是良好的,但可能變成「唯威畏」的口水會。

其二,今屆立法會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產生,第一批清一色議員登場。他們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主流民意,言人人殊。上場後,有些努力表現為民喉舌,但成效多大?市民認為他們的誠意有多大,也不是他們可以控制的。當然,他們可以苦心孤詣,用時間和實績說服市民,對他們改觀,但無論如何,至少眼前不能說服市民,「完善了選舉制度」就會有完善的立法會和施政。

更重要的,同時也不能忽略的是,市民對立法會新聞的關注程度是否還像以前一樣?也許,市民的心在某程度上已躺平了,立法會討論的事情是否都是他們關心和接受的內容?如果「行政立法關係只是互相協調」的印象進一步加深,立法會新聞將會進一步變成可有可無;沒有切膚關係的內容,只會變成無奈的背景音樂,不想多聽,聽了厭煩。

Ad Block

總之,與其心勞日拙閉門交流,不如走出議事廳,公開與民眾對話,不是更好嗎?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