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式利益輸送 權力制衡禮崩樂壞
在當代美國政治光譜中,特朗普的權力運作已成為一場顛覆傳統憲政秩序的風暴。他及其家族涉嫌以總統職權謀私,將政治資本轉化為私人財富,而美國引以為傲的權力制衡體系卻幾近失效。從加密貨幣暴利到中東「空中宮殿」爭議,從操縱市場到家族企業的跨國擴張,特朗普式利益輸送已形成一套系統化的權力變現模式,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放棄監督、司法機構遭政治綁架,正預示美國這強國正逐步由盛轉衰。
特朗普今年初重返白宮後,已多次懷疑利用職權,以謀私利,就如特朗普曾是加密幣懷疑論者,主張對加密幣進行嚴格監管,但為了在去年大選獲勝,特朗普很快就改變態度,開始向加密幣企業示好。彭博社指出,在去年9月,特朗普家族宣布推出加密幣計劃「世界自由金融」(WLF),該項目自成立以來一直購買以太幣、波場幣等加密幣。WLF共同創辦人之一的扎克,是特朗普政府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的兒子,扎克被指幫助特朗普家族與其他參與者建立聯繫。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更在首都華盛頓郊區的高爾夫球俱樂部舉辦盛大晚宴,招待其官方迷因幣$TRUMP的主要買家。
彭博社稱根據公開數據,即使考慮特朗普挑起的「關稅戰」引發的市場波動,加密幣項目仍為特朗普家族帶來近10億美元帳面收益。這些舉措引發外界對特朗普家族涉及利益衝突的質疑。
另外,特朗普於5月中旬出訪中東時,卡塔爾王室提出向特朗普贈送一架價值4億美元的波音747飛機作為空軍一號總統專機,名義上用於總統專機,實則將在卸任後歸入其私人圖書館基金會。與此同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特朗普家族在中東的事業規模增加近2倍,投資涉及在卡塔爾及阿聯酋興建高爾夫球場、豪華別墅。巧合地其子埃里克‧特朗普在差不多時間到阿聯酋出席加密幣會議並擔任講嘉賓,外交行程與商業版圖的高度重疊,難免令人質疑特朗普家族將交外政策與家族商業利益赤祼掛鈎。
市場操縱疑雲進一步揭示權力階層的結構性缺陷。美國非營利新聞網站「ProPublica」近日揭露,多名政府高官在政策公布前精準交易股票,就如司法部長邦迪在特朗普宣布關稅前拋售百萬美元股票、運輸部長達菲在關稅政策前夕清倉30家公司持股,甚至特朗普本人通過社交媒體喊話影響股市,均顯示內線交易常態化。這種「政策套現」模式不僅破壞市場公平性,更將行政權力變成為私人提款機。
美國權力制衡體系逐漸失衡。首先,特朗普徹底廢除自我約束機制,包括解僱政府道德辦公室主任、裁撤17名部門監察長,並任命忠誠者掌控司法部與FBI,使內部監督形同虛設。其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放棄憲法職責,阻撓限制關稅權的立法,使立法權淪為行政權的橡皮圖章。
特朗普參選時曾承諾會「抽乾華盛頓的沼澤」,從根源上改變美國的政治生態,但卻涉嫌將自己總統職位為作為家族企業的吸金工具。美國號稱有一套完善的政治體制,但特朗普一路的「瘋狂行為」卻似難被約束,這背後折射出美國政治體制的漏洞,恐怕要動一場大手術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