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07 04:31:56
日報

的士司機年齡上限過寬 增體檢要求保道路安全

分享:
的士司機年齡上限過寬 增體檢要求保道路安全

的士司機年齡上限過寬 增體檢要求保道路安全

荃灣如心廣場前日發生的士嚴重車禍。一名80歲的士司機駕車時報稱突然頭暈,失控撞斃一位途經的35歲菲律賓籍男遊客。相關視頻在網絡上廣傳,更加引發全港關注,的士司機的年齡及身體狀況需要有更嚴格的限制,除了保障司機本人的健康之外,對其他道路使用者也能有合理的保障。現時香港的監管法則長時間沒有檢討及修訂,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明顯是過於落後。如果對比飛機師等行業,香港的士司機的要求確實是寬鬆,有必要檢討。

香港對職業司機沒有法制上清晰的定義,因此有必要收窄個別司機證的發出規限,以的士司機為例,政府是根據《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車輛)規例》向的士司機作出規管,但對其身體要求長期沒有作出修訂。現時的士司機沒有年齡上限,只是規定年齡達70歲,作簡單的基本健康檢查作出申報。過往甚少聽到有人因隱瞞身體狀況而被追究。翻查運輸署資料,截至2023年3月底,70歲至79歲的的士司機高達29,754人,超過80歲的司機也達1,713人。如果有留意內地來香港旅客的網紅留言,搭的士遇上年紀大的的士司機已成為一種既定印象。

當然,政府不應該介入市民何時要退休,只要能力許可,又有僱主願意聘用,應該容許自由工作。事實上不少在職場上持續工作到90歲的例子屢見不鮮。但部分職業屬於自僱形式,如果像的士這類自僱行業,同時涉及乘客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又沒有僱主作把關,確實需要在發出司機證上作出討論,是否應該為駕駛者的健康狀況有更高的要求。

的士司機扣分制|濫收車費/拒載/兜路點罰?(am730製圖) 的士司機扣分制|扣3分(am730製圖) 的士司機扣分制|兜客扣5分(am730製圖) 的士司機扣分制|拒載扣10分(am730製圖) 的士司機扣分制|扣滿15分停牌3個月(am730製圖)

雖然,今次荃灣如心廣場的交通意外,甚麼原因導致高齡司機瞬間頭暈仍有待調查。據運輸署數字,近年每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約有4,000至5,000宗,數字僅次於私家車,亦遠高於巴士和小巴。有保險業界估算,有四成的士司機曾作保險索償。最終結果是保費飆升,的士行業的經營成本也增加。高齡司機出現的意外機率明顯較大,尤其現在的士行業的營運模式,司機繳交租金以每更為單位,每日要駕駛8或12小時,才有盈利。因為這個長工時的模式,高齡司機可能體力不支仍要在路上繼續駕車,政府可鼓勵業界多用「半更」制,減少意外。

adblk6

根據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處發表的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心血管疾病出現高風險水平,55歲至64歲的比率為19.6%,65歲至74歲的比率則大增至44%,男性的比率更高於女性。這數據顯示,很多隱性心臟病隨時可能在高齡男司機身上出現,司機的身體狀況隨著年齡增長大多會走下坡。

不少地區對的士司機年齡均設有年齡限制,例如內地為60歲,近年只有小部分城市因司機不足而放寬至65歲。美國大多數州雖對的士司機的年齡沒有明確上限,但一般要求65歲以上的駕駛員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均較香港嚴格。

隨著香港人口老化,令香港老年就業人口不斷增加,風險是與日俱增。再加上,的士行業利用科技提升服務水平的進度不如人意。有電動車在駕駛座設有疲勞偵測器,但很多香港的士司機連電子支付也拒絕安裝。其實科技能改善駕駛安全,一旦駕駛疲勞而導致身體狀況轉變,都可以通過科技即時向乘客及司機作出警示,減少悲劇發生。

運輸署對於現有的士增加使用科技提升安全則未見放上議程。的士司機是否要硬性設年齡限制可交由社會討論,但現在對其體檢要求過於寬鬆,致未能找出隱性的嚴重病患者,這方面有需要盡快作出修訂以應對司機老化的情況。

adblk7
市區/新界的士牌價走勢圖|2025年8月4日更新(am730製圖) 市區/新界的士牌價走勢圖|2025年8月4日更新(am730製圖) 市區/新界的士牌價走勢圖|2025年8月4日更新(am730製圖) 市區/新界的士牌價走勢圖|2025年8月4日更新(am730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