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06 04:31:58
日報

寫字樓價量暴跌 減供量控制預期

分享:
寫字樓價量暴跌 減供量控制預期

寫字樓價量暴跌 減供量控制預期

由恆興業集團趙善簪家族及相關人士持有的中環商廈「皇九」10樓全層,最近獲鷹君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羅嘉瑞等相關人士以2.18億元買入,平均呎價15,809元,較7年前高位大幅回落逾七成。這成交反映商業樓宇市場持續不振,若政府在商廈供應上不大刀闊斧訂下清晰的立場轉變,寫字樓的跌勢短時間難以逆轉。

今次「皇九」交易的主要賣家為趙善簪,他於七十年代成立恆興業集團,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其妻子趙曾學韞為慈善家,享有「慈善女皇」之稱。夫婦倆創立的慈學慈善基金,支持超過三百個慈善項目,其中包括「加中兒童健康基金會」,捐資建辦了9所及參與籌辦了100所「愛幼中心」,為初生嬰兒、兒童及懷孕婦女提供衛生和疾病預防工作。相信賣家沒有財務壓力,交易價與高峰期有大幅下跌,仍然願意出售物業,可見中環寫字樓市道風光不再,亦可見賣家看淡後市。

今次有買家承接,或許有實際需要,買家鷹君集團購入商廈全層,可配合集團往後發展。在一些資金充裕、負債比率低的財團來說,找到合適的物業、相對低價入市,也是明智的商業決定,但這類有實力的買家在市場愈來愈少,條件較差的商廈更難以放售。

其實有「中環大地主」之稱的置地公司,去年在營運策略上已作出大轉變,不再於香港及亞洲區內投資「建售物業」,並積極將現有項目出售套現。這反映本港寫字樓的市道已有根本的改變。

仲量聯行發表的《香港地產市場觀察》報告中指出,6月底整體寫字樓空置率維持於13.6%。中環及灣仔、銅鑼灣的空置率分別上升至11.8%和9.5%。九龍東的空置率更高達20.7%,情況令人憂慮。

adblk6

整體寫字樓市道偏弱成因極為複雜,包括疫情後經濟放緩的結構因素,也有中美角力香港成為磨心的隱憂,還有本港外資企業縮減規模,甚至撤離香港的短期因素。雖然國家已出台不少措施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例如配合香港發出穩定幣商的牌照,亦鼓勵內地民企來港上市。這些措施可吸引增加資金投放,但對商廈市場未見有即時成效。尤其是內地來港上市的民企,雖然有不少希望借助香港打進國際市場,例如京東計劃收購本港的零售企業,拓展香港的網購業務,但會否將整個總部遷移來港,從未有聽聞。

在香港營商,在法制及政府效率上無疑有優勢,但營運成本仍然高企,特別是人才的成本高昂,輸入高才專才的關卡重重。如果一個民企在內地已如魚得水,豈會大費周章將總部遷到香港。除非有一站式的服務協調,包括方便相關員工及家屬來港工作及居住,否則香港的「總部經濟」很難成事。

此外,政府對寫字樓規劃的態度並沒有清晰的轉變也成為絆腳石。啟動九龍東近20年的規劃,按寫字樓的空置率及實際情況來看,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計劃談不上成功。目前只能吸引二線的企業,或一線企業的後勤崗位遷到九龍灣一帶。這個規劃上的錯誤,政府似乎未有認真應對,還繼續規劃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即交椅洲人工島,雖然政府已放緩進度,但計劃若不宣布擱置,企業只會擔心優質寫字樓會供過於求,從而令相關價格繼續回落。當有華資地產商面對經營困難,甚至資不抵債的危險狀況,其實已是極大警示。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內,有必要在寫字樓的規劃上作出全盤的修正,才能挽回寫字樓市道持續向下的頹勢,否則香港優質資產持續貶值,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發展不利。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