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粵劇的話題又熱起來,港府和大灣區都加強粵劇推廣。香港科技大學藝術中心前日舉行一個粵劇承傳、新劇與青年的公開論壇,討論到骨節的問題上,可算是近期有質量和高水平的活動。
導演冼杞然指出應該提升廣東音樂,再進入粵劇的形、神、意;他的《鄭和》就是追求這三者結合。粵劇製作人吳國亮從「演境界」的高度來要求創作深度;他的《帝女花》65周年版本,就是傳統藝術和新科技的結合。編劇文華把本地元素和現代人價值觀帶入粵劇之中,《獅子山下紅梅艷》是新的題材。多元化演藝人員杜詠心把偵探元素注入新劇,與觀眾互動。凡此種種,都是新的探索。總之,百花齊放,互不排斥。
非常感謝各路英雄推廣粵劇藝術,而且面向青年。我則較重視粵劇的時代脈搏,至少能反映時代脈搏的共性,如能抓住時代脈搏的主流更佳。任何一種藝術作品,必須令受眾有所共鳴,才能吸引他們繼續欣賞。所以,粵劇的內容即使較少與現代有關(因其藝術特性),但其內涵也可觸及或扣緊時代脈搏。
我跟不少年輕人談過粵劇。很多人接觸高質素的粵劇後,也會受到感染。但對於一般的作品,第一個反應就是:即使劇中人物都是他們熟悉或知道的(例如諸葛亮、關公、梁山伯、林黛玉),但與今天的青年、生活、所處的環境有何關係?沒有了這種生活感受的連繫,溝通,觸動,感心,即使他們欣賞了高質素的藝術元素,但粵劇的其他部分也不屬於這個年代,教他們如何感到興趣?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連內容也不吸引青年,他們又怎會深究粵劇的精華呢?做手、功架、水袖、服式、頭飾、關目、唱腔等,很吸引,喜愛的人十分喜愛,但無法感受粵劇精華的人士則敬而遠之,就是眼前的現實。從這個角度看,也許粵劇先要鞏固現有中老年觀眾的方向是正確的,但以後呢?
也許粵劇真的是有深入人生閱歷的中老年觀眾才懂得欣賞,今天的青年成長後也可能欣賞。這是前人的經驗,我不否定,但當年人們面對的娛樂和資訊環境,與今天青年享受的多元化選擇和環境相同嗎?也許會變,但變窄了更不好。對嗎?
且看唐詩宋詞,很多都很優美,但畢竟有遠去的時候。我非常欣賞今天粵劇界人士的努力,也願共同耕耘,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