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8-11-01 06:00:00

金庸小說的「後記」

分享:

《倚天屠龍記》是我讀的第一部金庸先生小說。四冊大書伴隨從香港到英國之後是美國,在異地夜深的周末寒夜,一頁翻一頁,不能釋手,直至天光大白沉沉睡去。每讀一次,就在第一冊的扉頁留下記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海外歲月,總共讀了四十多遍。

當年讀的版本是七十年代修訂版,之前沒有讀過原版。可是,中國大陸有「金迷」找到原版比對,每一回改了甚麼加減甚麼,一一列出,仔細程度令人拜服。
 

《倚天屠龍記》修訂版共四十回,書後有一篇後記。作為讀者,總覺得讀畢全書而沒有讀後記,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在後記當中,金庸指《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三部,並以三書主角郭靖、楊過、張無忌比較:郭靖是誠樸質實,楊過則是深情狂放,張無忌的個性比較複雜,也是比較軟弱。

該書後記精髓在下面這一段,金庸以張無忌的性格不能做政治大領袖說起,指「中國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將結論明確地擺在那裡。中國成功的政治領袖,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政敵的殘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力慾。」這番話,若作為觀察現代中國政治的框架,尤其是對「忍」的詮釋,完全切中。

當年讀《倚天屠龍記》的後記有所得,於是再找金庸其他作品的後記。翻到《射鵰英雄傳》的後記,金庸道出成吉思汗的事蹟取材自長達十二卷的一部「非常奇怪的書」,名為《忙豁侖紐察脫必赤顏》。此事是以漢字寫蒙古語,其實是《蒙古秘史》。這是另一次的有所得。

英國和美國的華埠書店,金庸作品長年暢銷,是海外遊子的精神食糧。有朋友笑說,幸好離港出門時帶了兩套金庸武俠小說,否則以前學得的中文,幾年之間可能忘記一乾二淨。也有朋友讀了「射鵰」三部曲,跑進圖書館把元史明史都翻出來精研成家。於我而言,金庸小說打開了走進武俠小說的大門,事隔多年,仍記得那天晚上的長途夜機,翻開《倚天屠龍記》第一頁,武俠小說的大門,自此再也沒有關上。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