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0-06 04:30:34
日報

難入難出的難題

分享:
富善中秋嘉年華

筆者在富善中秋嘉年華上致辭。

中秋佳節,祝各位讀者和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幸福,工作順利!上周末,筆者應邀擔任「富善中秋嘉年華」其中一位主禮嘉賓;剛巧當天正懸掛三號風球,在活動前後,於富善邨內巡視一下,順道探望街坊。

從事獵頭工作多年,若不是當了近兩年的區議員,在日常工作中甚少接觸公屋住戶。筆者處理的招聘個案,動輒年薪逾百萬,是公屋一人申請者入息上限的7倍。公屋住戶有了穩定的居所,能夠安居樂業,可以休養生息,力爭上游。可是,公屋的流轉率多年來停留在1%,在本屆政府加大力度打擊濫用公屋的情況後,才升至2%。如此極低的流轉率,反映出公屋是一個「難入難出的難題」。為了符合申請公屋資格或避免成為超級富戶而不願升職加薪的例子,偶有所聞。筆者一直尊重不同人士在事業發展上的不同想法;但相信整體社會想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獅子山下奮鬥成功的故事。公屋既是一項極大的社會福利,我們要支持政府全力打擊濫用,還應該創意地想想,提供更多的誘因,協助有能力的公屋居民置業,讓他們騰出公屋單位,增加流轉性。如果公屋居民願意在私人市場置業,可否考慮一下為他們提供按揭支援和稅務優惠呢?

adblk5

另一方面,大眾宜理性地思考,進一步收緊富戶的界線,究竟是不近人情,還是更公平和有效地善用公共資源呢?福利應否世襲呢?數十年來,香港的公共房屋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基石,大家想「穩中求變」還是「一成不變」呢?公屋的流轉率,真是一成也沒有!從人力資源發展的角度而言,富戶若搬離公屋後要「供屋」,理應在職場上有更大的拼搏上進動力;無論對個人或整體社會,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筆者在「富善中秋嘉年華」上致辭,希望街坊中秋快樂,生活富足,善用資源! 

作者現/曾任香港四所大學的校董,被譽為「職場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