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7-04 04:30:22
日報

Fly with Zero

分享:
Die with Zero

Fly with Zero

「會八十」只不過問台兩個多月,但因為每周《會讀書》這節目,Bu和我都要在一星期內看完一本書,再作分享。一眨眼,至今已十來本書,而暫時最深刻最衝擊仍然是《Die with Zero》(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阿Bu因為這本書,原本猶豫不決,最後狠下心直飛外國,只為看一場曼聯決賽(可惜還是輸掉了!);我沒這麼愛足球,沒有為看足球而飛的衝動,卻也因為這本書,突然去了幾轉快閃。

書本話,好趁青春留回憶,有很多事情,今天不幹,將來不能幹。而且今天的回憶,是一輩子都會派「回憶股息」的,接下來的一生,你會不停回味,甚至在死前,也在回想起這些快樂回憶。就好像兩年前的七月,太太和我,和小學同學及各人伴侶,一起登上富士山頂,我是到現在還會回想起,而我們每次談起,還是可以說樂在其中。又,大家都知富士山是活火山,今天不爆,將來也總有一天爆發,能夠在他爆發之前,親身看過火山口一眼,真是難忘。再又,當時大家差不多40歲了,50歲還能上嗎?60歲呢?正常體能或者可以跟上,但怎樣肯定我們全部人都健康呢?世事難料。現在不上,上的機會只會越來越細。今天能夠去,就盡力去。

突然看見weekend有空,查查機票酒店,就訂就出發。身邊很多同事都不知道,我其實早幾星期的某個周末,飛了去東京;又有個周末,飛了去曼谷。很多人在意,我也在意,這樣的消費貴嗎?平均來說是貴的,因為只是兩三天的行程,來回機票之類就好像花得沒那麼值得(如果去長trip,來回機票好像比較值得花,對嗎?),比例佔總支出較大。但又因為只是去個兩三天,總支出又不會太大,這麼短的時間,你吃得了幾多餐?買得了幾多?自己計算過,輕輕的奢侈,但應該花得起的,於是就去了。

adblk6

我說過,我去旅行是瘋忙式的。還要是快閃,就要更瘋忙了。請不要再用自己的價值觀加在別人(即是我)的身上了,我樂得瘋忙,又沒影響人。而且其實就像我要在40歲時登上富士山一樣,是「攞苦嚟辛」,但在我還能捱還不怕辛苦時,我就想多嘗苦頭。要chill要慢要享受的日子,我60歲後自然會接受。到我死之前,還會記得太太和我雙手拿著重甸甸的紙袋,冒著細雨,在拉麵店門外等足半小時進內,享受的一碗熱騰騰拉麵,是多麼滿足美味。快閃出發時,Fly with zero,沒有任何預期,回程時卻一定full of mem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