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唔易嚟(1520)跨世代跨群體音樂活動
「一唔易嚟」代表著:一次活動(本週五) ,五種持份者(下文) , 唔容易一齊嚟(不同張力,使得難於共融) 。

一唔易嚟(1520)跨世代跨群體音樂活動
【教會牧者】
也許你未必是信徒,但共通的是:香港經歷過疫情、移民潮……本地不同的群組,都面對著「人才流失」,影響正常營運的境況。在基督教圈子,中產群組(有能力服務、有實力奉獻)流失嚴重,他們也帶著子女,離開了本地教會群體;首當其衝的尤其是 15至20歲年青人,這個群體,就算留在港的,也受著學業及其他活動吸引的種種牽引……這使得一眾教會牧者們,都正在擔心:情況若果持續,才可見的將來, 業界將會面對毀滅性的青黃不接災難。

一唔易嚟(1520)跨世代跨群體音樂活動
【敬拜義工】
在教會每週恆常活動中,其中一個關鍵的項目叫做「敬拜」,就是用音樂的方法去讚美他們的神,以及大家藉著音樂空間,為了進入每週的活動來做一個熱身……大部分教會,都會在信眾群體中,委任一些有音樂恩賜的會友,義務擔任敬拜團隊。
但由於這些活動每週恆常都有一次,所以負責的義工就要面對:事前的採排、練習、當天的演出……在一眾打工仔而言,這無疑是擔子;倘若敬拜隊伍的數目不足,他們更要面對每個月當值兩至三次!換句話說,他們每次返到教會,都不能純粹成為坐在席上的信徒,而變成一位長期的工作人員!
所以若果教會能健康地發展,不停有新人加入,接受訓練,準備成為接班人……對現役敬拜隊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一唔易嚟(1520)跨世代跨群體音樂活動
【年青人】
當下的年青人,除了兼顧學業,也正面對社會急速的轉變。在資訊爆炸的後時代、發展到人工智能的出現,騙案充斥著日常生活,真假難辨;加上青春期的效應,年青人在適應上倘若未能被適當關顧,不法分子的太空油更乘虛而入……作為教育界及身為父母的筆者,非常有感受!
社會不同的持分者,其實都明白這道理,只是苦無出路,不知從何入手!其實有一個歷久常新,難以被淘汰的方法,就是:「音樂」。所以,倘若教會群體牽頭,以音樂這個話題做招徠,把「已信的」,甚至「未信的」年青人,引領教會空間,縱使他們對信仰未必有成熟,或準確的追求,但只要他們願意把時間,投放在一個善良的平台,學習一些知識、技能……這不但是成長的一部分,也能調劑他們充斥壓力的生活,這不是一件美事嗎?

一唔易嚟(1520)跨世代跨群體音樂活動
【年青人家長】
香港年青人的家長,大部分正在面對一個階段性的問題:就是「代溝」進入白熱化。在發展心理學的角度,「青春期」的孩子正需要學習離開家庭,尋找「自我認同」,只可惜香港的教育制度,就過份佔用了這空間;成績跟得上的,還可以在學業上投放時間後,滿足到學校及父母的願望;但很多年青人,卻不甘於學業,而想另找出處,他們便跌進了一個虛空的狀態……
這篇文章並不能滿足所有處境,但希望家長們能把這篇文章,多翻閱兩次;祝願愛錫子女的您,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一唔易嚟(1520)跨世代跨群體音樂活動
【年青人朋友】
筆者自從 2月撰寫文章關於「1520敬拜好聲音音樂會」【註1】 至今,一直有密切留意這次活動:當中有訓練有素的年青人、也有一些臨危授命,毅然鼓起勇氣參加的年青人……他們在戰戰兢兢的情況下報名、隨著大會的指示,選擇歌曲、拍攝影片、 最終,有小部份隊伍被揀選,進入錄音室、 這些影片經已被大會,公開上載到網上,被公眾投票……在短短的一個星期,經已有超過二萬次的瀏覽!【註2】
這一切的經歷,對於有參與的年青人,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鼓勵。據聞:參與者的朋友也對於這一切,帶著既羨慕、又興奮的心情!
他們在想:若果我當天也有參與,我會否都能在影片中出現?甚至,今個星期五,我也有份站在表演台上?

一唔易嚟(1520)跨世代跨群體音樂活動
【倒數5天……】
這篇文章閱讀至今,無論你是哪一種持份者……其實有三件事,您也可以參與其中:
第一,您可以把本文章「轉發」給相關的親友;
第二,你可以「買票」入場【註3】,用你的行動去支持這班持份者;
第三,你可以在本週五晚上八點鐘,用線上的參與,支持他們一個「萬人齊心同敬拜」的活動。
只要你是愛錫我們的年青人、關心香港音樂的世代承傳、掛念本港基督教界的關鍵轉化階段……一個細小的行動,相信也會對於今次行動形成了一個歷史性的改變!
【註1】1520都可以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