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概念圖像)
隨著北部都會區的規劃藍圖徐徐展開,這個即將驅動香港經濟轉型的「北都引擎」,正從抽象的概念逐漸變為美麗生動的圖景。交通網絡的升級、高新科創與教育產業的佈局、綠色生態的平衡發展等,正釋放著區域的發展潛力,為元朗這片被譽為「香港後花園」的土地迎來一場充滿生機的蛻變。
根據政府消息,新皇崗口岸將於2025年底竣工,2026年啟用,採用「一地兩檢」的創新通關模式,通關時間將由原來的20分鐘縮短至5分鐘,極大地提升北都與深圳及大灣區的交通便利性,促進人員和物資的快速流動,加強區域間互動互通的動力。
根據規劃,建設中的港鐵北環線將連接皇崗口岸與深圳地鐵,串聯古洞、新田、牛潭尾、凹頭等中途站,連通東鐵綫及屯馬綫,貫通新界和九龍市區的鐵路網。交通升級不僅滿足了新發展區的便利交通需求,促進區內外人口流動,更有助釋放土地的潛力,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新界西北地方的長遠發展,打破香港長期以來發展不均衡的局面。
此外,位於牛潭尾的大學城,發展總面積約為127公頃,發展包括香港的第三所醫學院,一所綜合醫教研醫院,以及約有3,000張病床的大型綜合醫療服務資源等。大學城將為元朗現有和新增人口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並助力香港鞏固國際教育樞紐地位。
特別是已完成規劃、比鄰牛潭尾,地處北都核心的新田科技城,佔地超過600公頃,將聚焦發展包括人工智慧與數據科學、生命與健康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微電子及先進製造等領域。新田科技城將加強香港與深圳科創園區的合作,形成協同效應,推動香港創新生態圈全鏈條發展,支撐香港發展「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佈局。
北都將秉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完整保留濕地保護區,將米埔鳥林及鄰近棕地轉化為綠色休憩用地,還將設立338公頃的濕地保育公園,此舉將提升濕地生態價值,打造成既能享受城市便利與繁榮,又能親近自然寧靜的新社區。
北都正在崛起,作為北都計畫的核心區域與前言陣地,元朗憑藉地利優勢,迎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將首當其沖地享受到發展紅利,承接大灣區更多的經濟輻射,帶動口岸綜合服務和周邊多產業的發展,為企業和商家提供廣闊空間,大幅增加當地就業與創業機會。同時,隨著商業、居住等一體化配套設施的完善,元朗作為「香港的後花園」,將讓市民享受到更便捷、高品質的現代化生活。
在政府、社會各界和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元朗必將乘勢而上,重塑香港的城市格局,實現華麗轉身,成為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宜居、宜業、宜遊新城,迎來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