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11-04 04:29:56
日報

極端天氣對建築規範帶來之新挑戰

分享:

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日益頻繁且強度不斷升級。以今年全球最強熱帶氣旋「樺加沙」為例,其驚人威力與嚴重破壞已敲響警鐘。科學預測顯示,未來此類極端氣候的強度將持續「加」劇、再「加」強,這為建築規範與設計標準的制定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建議港府積極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的建築條例、規範與作業指引。首先,建築物除了須符合堅固耐用的基本要求外,更應全面提升應對氣候風險的能力,包括強化防護理念、結構安全與被動防禦策略,以令建築物在災害發生期間應能維持基本運作功能,並在災後迅速恢復使用,達到「韌性設計」的標準。

其次,因應極端天氣帶來高度不確定性,建築規範必須從靜態設計標準,轉型為動態的風險管理體系。具體而言,應在規範制定過程中,摒棄過度依賴歷史數據的靜態方法,轉而採用基於未來氣候預測的動態模型及設計參數,同時將氣候風險評估提前整合至城市規劃的初始階段。此外,須特別重視建築系統的適應性、技術與材料的成熟度,以及常規建材的老化速度,透過結合創新工法與全生命周期評估,積極研發耐候性更強的新材料與技術應用。

在城市更新方面,現有建築改造、古建築保護與風險管理必須統籌推進。古建築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其保護策略應轉向主動的「氣候適應性維護」。具體措施包括為重要古建築建立完整的健康監測檔案,並研發應用針對性的保護技術。

adblk5

展望未來,建議港府考慮將氣候韌性列為強制性指標,系統性地納入建築圖則審批、施工監察與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此舉將有效提升香港建築物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