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1-03-31 04:30:00
日報

事後孔明的謬誤

分享:
蘇彝士運河貨輪出事後,不少人提出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     (資料圖片)

蘇彝士運河貨輪出事後,不少人提出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 (資料圖片)

有傳媒朋友問我怎樣看蘇彝士運河貨輪堵塞事件。

作為一個經濟學者,不像時事KOL樣樣都懂,對貨輪工程技術問題一無所知,當然不能出謀獻計,只敢指出今次事件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影響有限。沒錯,供應鏈的確會受影響,運輸交通為之延誤,生產成本難免增加,但干擾短暫,影響太小,很難反映到宏觀統計數據之上。

這個答案欠戲劇性,當然不受歡迎。

傳媒朋友鍥而不捨,問我這次事件是否可以避免?能否限制貨輪重量?

我的答案同樣令人失望:實施各種限制,當然可以防止意外再發生,問題是限制不是沒有代價,到頭來同樣會增加交通成本。就如美國也可以實施行車速度限制,所有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也不得超過30英里,嚴重交通意外會因此大減,但同時美國經濟亦會進入冰河時期。

成本效益的取捨,無處不在。

傳媒朋友以至不少專家學者,都犯了事後孔明的謬誤(hindsight bias)。

貨輪出事之後,我們都忽然變成物流專家,提出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從實施載貨量管制,到尋找其他航線,好像事前我們都活在夢中,白白讓大好機會流走。又如早前美國德州遇上難得一見的低溫,導致廣泛地區停電,事後就有評論指發電廠早應跟隨美國其他寒冷州份,為結冰做好預防措施,這樣就可以消除停電風險。

回想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很快就有分析指美國早應實施一連串金融監管措施,只要銀行有充足資本,又能防止房屋市場過熱,災難根本不會發生。去年疫情爆發,當然又有大量高見,指從政府到企業到個人,都沒有為這種世紀大疫症做好準備,既沒有足夠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又沒有設計好一套應急方法,導致疫情來襲時一片混亂。

後見之明的問題所在,是事後我們知道甚麼事情已經發生,但事前對甚麼會發生卻是一無所知。

此時此刻,我們可以像電影中的奇異博士一樣,想像出1,400萬個可能出現的惡劣情況,但要為每個情況都做足準備,成本將會十分高昂。整天神經衰弱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也不是正常生活。

從事件吸取教訓本無不可,但事後孔明的謬誤提醒我們,不要把自己想像得太厲害,不要把自己當成無所不知。出現意外,可能是在人類有限知識之下最有效率的結果。

當然,那位傳媒朋友,後來再也沒有找我問下去了。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