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9-07-10 05:15:00

供求分析港匯、拆息、走資

分享:

分析宏觀經濟現象,牽涉的因素一多,就容易升升跌跌講到亂七八糟。關鍵之處,在於假設甚麼變、甚麼不變,搞清楚先後次序因果關係,這樣才能避免犯錯,或至少知道自己在講甚麼。
 

遇上半年結或有大型新股招股上市,對港元需求上升。(資料圖片)

遇上半年結或有大型新股招股上市,對港元需求上升。(資料圖片)

一般來說,簡單的供求分析最有幫助。


就以近日的熱門話題為例:港匯轉強惹來幾時轉弱的擔憂(匯率非強即弱,因此無時無刻都要擔憂,可謂居安思危!),拆息抽高兼銀行體系總結餘下降,引起流動性恐慌,變賣港元資產的驚嚇走資傳聞,就更是點擊率保證了。


一連串問題看似複雜,但從供求關係角度看的話,會變得簡單清楚。


問題牽涉兩個市場,一個是港元市場,一個是銀行同業市場。港元供求,決定港元兌一美元匯率強弱(當然只能游走於7.75至7.85之間);對銀行資金的供求,決定同業拆息的高低。


早前港息低過美息,美元資產相對地變得吸引,投資者於是在市場賣出港元資產,港匯轉弱。當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買入港元支持匯價,亦即從銀行體系抽走港元,市場調節下同業拆息上升,漸漸與美國看齊。


同理,假若在政治不穩之下,有大量投資者變賣港元資產「走資」,港匯亦會轉弱。


遇上半年結或大型新股招股上市,對港元需求上升,匯率轉強,銀行對資金需求也上升,於是拆息一度升過美國水平。假如匯率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入市又會令拆息下降。


(一個枝節:同業拆息HIBOR不是真正的市價,皆因這個拆息市場甚少交易,拆息其實是每朝早「調查」得來的。真正有市場交易的叫HONIA,但少有傳媒引用。)


供求關係決定「價」和「量」。匯率和拆息都是「價」,那「量」又如何觀察呢?


拆息市場一般沒有「量」可觀察,港元市場一個重要的「量」,就是所謂「走資」到底有幾多。

Ad Block


一個量度方法是看香港的金融帳,可惜這個數字要每季才公布一次。比較頻密的量度方法,是觀察投資者賣幾多港元買外幣,以及銀行拿幾多港元去跟金管局換外幣。


計法是將貨幣基礎和銀行體系所有外幣的現貨未平倉淨額(net spot position)相加,再看這個數字每月的變化,升就代表資金淨流入香港,跌就代表資金淨流出香港。


換言之,單看銀行體系總結餘(僅為貨幣基礎一部分)的上落,並不全面,亦容易誤導。


邊個話中學都有教的供求分析沒有用?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逢周一、三、五刊出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