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仍處於極度超買狀態。(中新社)
港股續受制兩萬六關,恒生指數周三高見26,045點即回落,埋單報25,830點,再跌近一百點,連跌4個交易日累挫1,242點(4.59%),逐步逼近100天移動平均線。從歷史數據觀察,投資者可能以為未必需要提早投降認輸,但眼前兇險情況絕對不需要多介紹。恒指於10月2日高見27,287點的逾50個月高位後,曾拋離俗稱「牛熊分界」的250天移動平均線多達20.41%,較1990年以來均值3.53%高出逾兩個標準差,顯示當時港股處於極度超買狀態。現時只是回調不到百分之五,好明顯並未跌夠。
華爾街「AI質疑論」繼續燃燒,港股難免被波及。無論讀者是否認同AI存在泡沫,客觀事實是有大型投資者和不同smart money正減持,包括知名對沖基金和風險投資龍頭。雖然市場有買有賣,但至少現時炒風減退,究竟是「未上車者」的入市機會,還是大趨勢見頂,目前屬關鍵時間作出決策。熟悉本欄讀者,應該知道我係偏向悲觀。
不過,若換位思考,如果全都不投資AI股,還可以押注甚麼?因為倘若AI不死,那就只要做好一件事,抱持信念用愈低成本持貨便足夠,但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加上Crypto資產大跌特跌,比特幣已抹去今年升幅,大市波動性可想而知。恒生科技指數比恒指更差,在10月初攀至6,715點後回落,10天、20天、50天線相繼跌穿不保,上星期勉強力守的100天線到本周終跌穿,昨收報5,606點,自高位下挫9.14%,跌穿下方5,400點只是時間問題。大市整體質素漸走下坡,創一年新低的股票較創一年新高的愈來愈多;恒指只是見兩周低,但「股價高於250天線比率」的長線市寬創逾4個月低,中線市寬亦正明顯惡化,努力保住全年利潤是重中之重。人同此心下,沽壓愈來愈重,不信者自求多福。
另外一個有用指標是一向強勢的日本股票漸轉勢,若外圍情況逐漸變差,中港股市定必受影響,再次呼籲走為上着,有膽者應該趁高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