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7-02 04:29:37
日報

新加坡與香港IPO誰更強?

分享:
港股 港交所

港股上半年新股集資額逾千億元,領跑全球。(資料圖片)

沒比較,沒傷害。近年媒體慣常以新加坡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之爭作話題,坊間取態未算兩極,憎人富貴者有之、長他人志氣者亦不在少數,妄自菲薄者更多的是。觀點與角度,視乎著眼點而已。

為了應對首次公開招股(IPO)數量的急劇下降,今年5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新加坡交易所監理局(SGX RegCo)宣布了一項重大改革方案,旨在降低新加坡交易所(SGX)的上市門檻,助力刺激更多新加坡上市招股活動。

新加坡向來把擬申請上市企業獲利能力放在准入標準首位,包括主板上市的累計利潤門檻為3,000萬新加坡元(約2,330萬美元),限制了初創企業和創新驅動型企業尤其特專公司的上市機會,只得望門興嘆。

儘管新加坡交易所一直以來把自己定位為優質上市地,惟成交量的差距卻凸顯了新交所改革轉型已迫在眉睫。論新股上市IPO勢頭,新加坡明顯被同屬東協的鄰國馬來西亞比下去。2024年,新加坡成功上市招股的IPO只有4宗,而且均屬非主板,總集資金僅為3,100萬美元,反觀馬來西亞在2024年錄得46宗IPO,融資金額達15億美元。

至於香港,去年好歹新上市公司有71家。直至去年底,上市企業總數達2,631家,區域性交易所的競爭日趨激烈。相比之下,新加坡交易所去年在東南亞122宗IPO中,佔比重少於2%。更多公司選擇在香港、澳洲或美國上市,以利用更廣泛的投資者資源和更靈活的上市框架。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上半年40隻新股上市集資額逾千億元,已有12家中概股選擇在港第二上市,改革從來不易,更不能單向,馬來西亞和香港均擁有新加坡欠缺的優勢,就是龐大而且活躍的零售散戶投資者基礎。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