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有意減持千億元股票投資,市場再將矛頭指向美團。(資料圖片)
近期的股東減持套現潮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周一剛剛公布完業績的比亞迪(1211),第二晚就傳出被沽貨消息。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巴菲特旗下投資公司巴郡,近日減持比亞迪,套現約3.7億元,每股平均售價約277元,持股比例由20.49%,降至19.92%。比亞迪回應指這是正常市場行爲,公司經營一切正常。比亞迪上周三裂口低開,最多曾跌約13%,全日跌近8%,收報242.2元。
另外,內地互聯網公司更是重災區。6月27日,騰訊控股(700)主要股東Naspers集團宣布,將於場内出售騰訊股份,預計每天出售的股份平均不會超過騰訊每日平均成交量約3%至-5%。騰訊股價6月27日由升轉跌,由400.2元一度跌至374.6元。阿里巴巴(988)股東軟庫則與數家金融機構交易對手訂立預付遠期合約,當中涉及阿里巴巴約2.42億股的美國存託股份,佔阿里已發行股份總數約9%。交易股份結算由今年8月中開始,預計將於9月底完成。
美團(3690)非執行董事、紅杉資本創始人沈南鵬今年多番減持美團,持股比例由去年10月25日的5.29%,降至今年7月25日的2.69%。上周有傳指騰訊有意減持千億元股票投資,市場再將矛頭指向美團。以上周五收市估算,美團市值約為9800億元,騰訊持有約19.25%,持股涉資大概2,000億元。騰訊持倉港股中,持股市值第二大的股份為快手(1024),持股比例約20.68%,換算成市值大概500億元。騰訊回應傳聞指,沒有為減持投資設定任何金額、任何既定時間,重申騰訊一向是以公司和股東創造豐厚回報為目標。
作者為法國巴黎銀行上市衍生產品部執行董事、金管局持牌人,以上純為個人意見。本資料由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刊發,其並不構成任何建議、邀請、要約或遊說買賣結構性產品。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或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分或全部款項。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蒙受全盤損失。投資者購買時所依賴的是發行人及擔保人的信譽。有關資產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牛熊證備有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投資者應仔細查閱基本上市文件(包括基本上市文件增編)及補充上市文件內有關結構性產品之相關風險及詳情,自行評估風險,並諮詢專業意見。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其唯一巿場參與者。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及其聯屬公司均不對結構性產品: (i)能否於預定上市日上市及(ii)其上市後之流通量,作出任何聲明或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