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9-23 05:15:00

聯儲局到底想「控制」幾多個利率?

分享:
聯儲局的利率政策在海嘯後變得複雜。(資料圖片)

聯儲局的利率政策在海嘯後變得複雜。(資料圖片)

上周的《聯儲局利率「失控」超技術文》,趕客效果相當明顯,何苦今日再來一篇續集?皆因我認為題材重要,類似新聞將不時出現,投資者和傳媒朋友其實都應了解多一點。話說金融危機十年過後,美國銀行體系仍坐擁巨額儲備,聯儲局在這情況下加息(聯邦基金利率,簡稱FFR)有點尷尬,因為根本銀行已水浸,不用跟同業借儲備。有見及此,聯儲局用兩招將利率「夾」上去,一招是超額儲備利率(IOER),一招是隔夜逆回購(ON RRP)利率,兩者同時等如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的上下限。前者對象是在聯儲局存有儲備的銀行,後者對象更廣,兩招都是由聯儲局保證某個回報,好讓市場利率維持在這些「支持位」之上。上周發生兩件怪事,一件是聯邦基金利率罕有地衝破政策目標上限,一件是回購(REPO)利率一度急升幾倍。銀行水浸,利率又升,到底搞乜?
 

adblk5

先解釋何謂REPO。你需要短期資金周轉,於是將手頭上資產「賣」出去,之後再用多一點錢「買」回來,亦即是變相將資產抵押出去借錢,其中一來一回的差價就是REPO利率。當市場上對短期資金需求增加,這個REPO利率就會上升,同時亦可波及銀行同業拆息市場,拉高聯邦基金利率。這就是上星期的情況。

看到這裡,你也許想問候我:前後加起來有四個不同的利率,傻的嗎?是的,經過一場金融危機,聯儲局的利率政策複雜得多,要怪就怪前主席伯南克啦。形象化一點看吧。市場上有兩個水池,一個是銀行儲備水池(相關的利率是FFR,以及和聯儲局的「最低保證」IOER),一個是短期資金水池(相關的是REPO利率,以及聯儲局的「最低保證」ON RRP利率)。第一個水池長期滿水,但當第二個水池缺水時,第一個水池的水卻不願流過去。也就是說,銀行寧願攬住儲備,都不願將錢移到REPO市場。為甚麼?我推測一來是監管原因,令銀行不願減少儲備轉去持有其他資產,二來REPO市場有風險,不及賺取IOER百分百安全。都是歷史遺留的問題,在儲備充足情況下,第一個水池沒有甚麼動靜,第二個水池反而能反映市況,於是有建議聯儲局以REPO利率作為另一政策目標,為市場鎖定利率,以避免像上周的市場波動。不過,聯儲局同時控制兩個利率,政策將變得更複雜,又難保不會引出更多問題。

無論如何,要了解聯儲局貨幣政策,今時今日只睇一個利率係唔夠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