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1-03-29 06:00:00

「熄燈」一小時

分享:

在上周六,即2011年3月26日晚上20時30分,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了「地球一小時」。全球134個國家、地區,一同參與這個「熄燈一小時」,關燈節能行動。

「熄燈」一小時,其實可以為地球慳到多少能源呢?筆者也不知道。只是從網上找到資料,上年內地濟南也有參與「地球一小時」行動,該一小時節約了80,000度電,相對於全年用電量200億度,絕對輕微。筆者相信,如果主辦單位僅存心希望以此一小時「慳電」,得不到甚麼果效絕對是不言而喻的。

哪行動的目的是甚麼?「熄燈一小時」重點不在關燈,而在於節能承諾。說實,今年全球有約10億人參與熄燈,本港也有3,200多間公司及大廈響應,如果當中大部分人都能把熄燈的節能承諾,放到平時日常生活中,這真是絕對有效地推動了節能減排,減少光污染。

不過,過了這麼多年,原來也不是人人了解「地球一小時」行動之背後意義。當天,筆者在街上聽到有市民大大聲聲的討論,說:「好嘢!今晚一於熄燈點蠟燭打邊爐!熱?不怕!開大冷氣不就行了嗎?」一男一女大呼小叫,旁若無人,筆者終忍耐不住其高談闊論,多口講句:「哈!18度也沒有,卻去開大冷氣,熄多少燈,都比不上浪費。」

其實,倘在關燈的同時,又不停止作出其他浪費能源的行動,哪有何意義呢?「熄燈一小時」,背後意義並不是要製造一個美麗的黑夜,也不是給予男男女女去玩蠟燭的藉口,各位請把蠟燭留至中秋節。

adblk5

活動意義是告訴我們,大家要「一同」行出一步,人人也可以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只要您與我平日也能做上簡簡單單,好像關燈般的行動,已是為世界做多一項節能承諾。2011年3月26日,熄燈的只是一小時,但保護環境,每個人要重視的,卻比這短短的一小時,應該長得多。

當然,本文不會在此停住,環保熄燈絕對值得一讚。但有些「熄燈」,便不敢恭維了。筆者在此說的,是衍生工具炒家們最怕遇到的「開價熄燈」。在衍生工具市場中,上市期權、交易所上市窩輪牛熊證,都有莊家制,發行人或莊家都會保持一定比例的開價時間,以供投資者買賣。不過有些時候,可能遇上發行人壞機,莊家於一段長時間內也沒有開價,我們便稱之為「熄燈」。

「熄燈」情況並不常見,但也不是從來沒有,筆者以往就試過,買了貨持了倉,碰著發行人「熄燈一小時」,感覺相當無助。幸好,今時今日,發行人開價已十分進取,「熄燈」日子大減。可是,相較之下,股票期權市場的莊家們卻不是這樣「燈火通明」,有時即使要求報價,也保持「熄燈」的節能狀態。筆者明白對沖不易,但希望莊家們有時能予人方便,因投資者「持倉不能平」的感覺,並不好受啊!

作者為致富證券資產管理部董事,證監會持牌人士,他本人並無持有相關股份權益。

adblk6

逢周二、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