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中秋前夕參加大嶼山「2 Peaks」賽隊際組別,一行四人在東涌東薈城廣場出發,途經鳳凰山、大東山,折返東薈城二十四公里。比賽在三號風過後進行,起步幸運的好天氣,陰天清涼。慢跑到救援徑上昂坪,難度不是爬樓梯,而是沿路木板地滑。微濕加青苔走木樓梯是大挑戰,不可輕易跌傷,惟有小心翼翼,不敢莽快。隨後是斷斷續續的驟雨,在林中慢跑疾走。
回想早前UTMB環白朗峰比賽的領悟,打算積極練習使用山杖及在濕泥上作賽的技巧,回港後立即購買山杖準備。本以為回來第一個山賽便有機會練習,怎料大會通告由於之前發生山杖擊傷跑手事件,本賽主辦禁止使用。跑過八公里到達位處山腰第一檢查站,吃喝充足便挑戰鳳凰山。碰見好友剛巧為工作人員,攀談得知大會賽事總監剛走過,稱山上十分大風,跑手可以選擇下坡走另一山路回終點。我隊戰意正盛,沒一絲放棄念頭,一鼓勁兒衝上。隊友說:「這應是整個賽事最難的一段。」另一位續說:「那麼要慢慢走吧!」我想這才是真正比賽的開始,專注地發力上坡。

在風雨飄搖下走上鳳凰山頂,山巒上只剩下白霧一片。
踏實步上,輕爽地到達鳳凰山頂,沒有好天氣的山巒海岸風景,換上白茫茫一片的未知前路。開始下坡向伯公岰進發,原來正當風勢,震懾著路旁幾位跑手坐在石階上,像等待疾風緩和。前面幾位跑手坐馬慢行,躡足下階。也許有大風作賽經驗,我隨步前行,用身體感受風勢。不規則的陣風,突如其來的加強減弱,前面的跑手踏前被猛風一吹,腳踏不穩失足差點絆倒。我嘗試重心向下,身體挺向風位借力。風聲吵得只剩風聲,感覺臉龐給吹歪,眼球也像給吹半出來,像湯告魯斯電影中,他在空中飛機外與敵人打鬥時的面相。愈大挑戰愈興奮,我不禁在狂風驟雨中嚎叫起來,激起熱血直撲下坡。
燦爛歸於平淡,回到平路,慢跑到伯公岰第二檢查站。工作人員突說﹕「前面大東山風太大,非常危險,比賽給腰斬。」雖然最後只能跑十六公里作結,但在狂風暴雨中如小孩般盡情大叫狂奔,熱血長跑原來是如此難忘盡興。

帶著興奮笑臉,俯衝而下。(動感亞洲活動大會攝)

比賽給腰斬,惟有由伯公坳沿行人路跑回終點。(動感亞洲活動大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