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次的忐忑
「陳女士,假若你同意接受手術的話,麻煩請你在橫線上簽名吧。」診所助理將筆遞到陳女士的手。
「醫生,你剛剛說我的眼角膜,有……有甚麼問題吧?我聽我朋友講,白內障手術好簡單㗎咋喎,做完就會肯定比而家好,對嗎?」陳女士的眼中充滿疑惑和憂慮。
實情是,連今次在內,已經是陳女士第七次參與白內障手術的術前檢查。術前檢查,是我們醫院規定病人在手術前,由護士進行的簡單身體檢查以及常規病歷篩查,然後病人再進入診症室讓眼科醫生檢查眼睛。醫生和病人核對完手術風險和利弊之後,雙方便一同簽署一份屬於該病人的手術同意書。
陳女士由於數年前曾出現急性青光眼,經此一役之後眼角膜內皮細胞比同年人少。這亦會導致術後有較高風險出現角膜水腫。倘若水腫嚴重,病人或者需要接受眼角膜移植才能恢復視力。但每當聽到這裡,陳女士又縮回了手,不願意簽下同意書,希望要求再多一點時間「讓她想想」。
同樣一個手術,對不同人都有不一樣的風險。術前的忐忑是可以理解的,可幸的是絕大部分白內障手術都並非緊急手術,足以讓陳女士反覆思考。當然思考的過程當中,除了靠醫生耐心講解之外,我們亦鼓勵病人帶家屬陪同參與術前檢查。兩個人有商有量,總好過一個人默默擔心。最終陳女士依然決定拒絕手術,我們亦協議假若將來白內障惡化的話,再會重新考慮手術,陳女士和她先生亦欣然接受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