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吃必理痛?
研究發現,在兄弟姊妹控制的分析中,懷孕期間使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又稱撲熱息痛)與兒童自閉症、ADHD或智能障礙風險無關。
「不要吃泰諾!」特朗普向孕婦發出警告,如非必要勿服用有效成分是乙醯胺酚的非處方止痛退燒藥「泰諾」(Tylenol)。香港人普遍對泰諾感到陌生,我們熟悉的止痛退燒藥就是必理痛(Panadol)。問題是,香港的孕婦,也不要吃必理痛嗎?根據去年才發表的論文《Acetaminophen Use During Pregnancy and Children’s Risk of Autism, ADHD,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儘管總樣本分析顯示懷孕期間使用乙醯胺酚與輕微增加自閉症等風險相關,只比較相同家庭背景的兄弟姊妹,結果顯示這關聯馬上消失:
Acetaminophen use during pregnanc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risk of autism, ADHD, or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sibling control analysis. This suggests that associations observed in other models may have been attributable to familial confounding.
為甚麼家庭與家庭之間一些未知因素,導致懷孕期間使用乙醯胺酚的母親同時有輕微較高的自閉症等風險?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近不但引述了以上研究,還訪問了幾位專家,他們一致認為目前未有足夠證據顯示,孕婦使用乙醯胺酚導致兒童自閉症等風險上升。我要補充的是,目前同樣未有足夠證據否定兩者關係,並清楚解釋兩者統計上的輕微關聯。於是,在必理痛與自閉症的因果關係還未搞清楚,孕婦有止痛退燒的需要還是請教醫生吧。
作者為Pagoda智庫共同創辦人及經濟研究總監、Orientis首席經濟師(師承芝加哥經濟學派,學而優則商,因為相信商業實踐是檢驗市場真理的最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