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字塔考古,食物嗰隻
研究發現,美國九十年代才開始採用的食物金字塔,並沒有導致美國人肥胖。
《會八十》訪問的鄒重璂醫生,戴著醫生光環的他振振有辭否定美國食物金字塔,但鄒醫生對食物金字塔的基本認知卻錯漏百出,亦隱瞞一般醫生的專業訓練根本不包括營養學,更誤導觀眾一些違反食物指引的飲食建議。《會八十》的製作團隊沒有基本科學訓練去判斷受訪嘉賓言論的真偽,單憑流量去選擇嘉賓但又沒有知識去提出質疑,是容易助長散播錯誤資訊的。說過了,醫生一般都不是營養學專家。今天要補充的,醫生一般亦沒有研究公共衛生政策及指引的經驗。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食物金字塔背後的科學永遠完全正確,亦沒有話食物金字塔的推出完全沒有政治考慮。科學就是在求錯的過程中累積知識,而有人的地方(包括醫學界)就難免存在政治考慮。鄒醫生有關食物金字塔的言論,過去十多年間在美國愈來愈流行,卻肯定不是從醫學院中學到的。事實是,從1992年推出至於2011年被取代,時間上食物金字塔解釋不到美國人的肥胖情況自七十年代尾八十年代初已開始惡化。食物金字塔更是1974年瑞典最早發明並採用的,而2011年美國以MyPlate取代食物金字塔後,美國人的肥胖情況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其實,早在2004年已有一篇名為《The obesity crisis: don't blame it on the pyramid》的學術文章指出:
the diets of many Americans do not adhere to the dietary guidelines illustrated by the Pyramid, refu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Pyramid is the cause of the nation's obesity problem. Data indicate that the more likely causes of escalating obesity rates are increased per capita caloric consumption and larger portion sizes, along with a lack of adequate physical activity.
除非望下就會肥,食物金字塔再誤導亦誤導不到不按照它進食的美國人。有數據支持的食得多、郁得少,比全球各國大同小異但美國少人跟從的食物金字塔,更易解釋美國人肥胖問題。
作者為Pagoda智庫共同創辦人及經濟研究總監、Orientis首席經濟師(師承芝加哥經濟學派,學而優則商,因為相信商業實踐是檢驗市場真理的最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