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2-12-07 04:29:55
日報

中醫看慢性泄瀉

分享:
中醫看慢性泄瀉

中醫看慢性泄瀉

不少患者都有長期腹瀉的困擾,部分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次或以上),有些則為糞便黏爛或稀散。如腹瀉持續2個月或以上,在中醫角度便可稱為「慢性泄瀉」。當中脾虛濕盛是久瀉的主因:當脾虛不能處理飲食,水便停為濕濁,與食物糟粕互相摻雜,最後形成溏散的糞便排出。

由於病因是中氣虛弱,患者又容易感冒寒濕、暑濕,或在不慎飲食後誘發急性腹瀉。對於精神壓力較大的患者,亦易因肝鬱加重脾虛而發作;也有患者因久瀉傷及腎陽,形成脾腎陽虛型泄瀉。

由此,中醫治療總以健脾化濕為原則。常用的中藥不外乎黨參、淮山、白朮、茯苓、扁豆之類。如夾有肝鬱,例如胸脅脹悶、每因緊張惱怒而腹瀉,常同用柴胡、枳殼、防風炭等疏肝行氣。假如涉及陽虛,表現清晨腹瀉、四肢欠溫,則常用乾薑、肉豆蔻溫中止瀉。若患者腹瀉嚴重,醫師更可能用到固腸收澀的石榴皮、五味子等;甚至加入益氣升陽的北芪、炙升麻,以治療繼發性脫肛。

話雖如此,如果長期泄瀉伴隨著體重下降、貧血、夜間因腹瀉而失眠、大便帶血、或有消化道癌病的家族史,患者便必須提高警覺,盡快求診以尋求相關檢查及治療。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林瑞容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