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8-11-27 06:00:00

乙肝先進治療 大減抗藥風險

分享:

在香港,約7%人口是乙型肝炎帶病毒者,而此正是肝硬化、肝癌的主因。由於乙肝並無明顯症狀,不少患者都因而忽略,直至有併發症才治療卻為時已晚。幸而近年乙肝已有先進口服藥物治療,除有效抑制病毒外,5年抗藥性更低至1%,副作用亦很少,比傳統治療優勝,患者應與醫生詳細商討選擇合適治療。
 

感染後,乙肝病毒會潛伏體內,導致各種併發症,如急性或慢性肝炎。若出現急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會變差及非常疲倦,且出現黃疸,更可能引發爆發性肝炎,導致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炎方面,患者雖未必感到症狀,但肝臟會慢慢受破壞,而炎症亦會令肝臟不斷結疤,長時間便會造成纖維化及肝硬化。
乙肝患者患上原發性肝細胞癌風險比一般人高100倍,若帶病毒者無肝硬化,每年累積肝癌風險約1%;若已肝硬化,風險約2%至3%。


由於乙肝會破壞肝臟,醫生建議所有患者盡早接受治療,希望可控制病毒以減低肝炎及併發症風險。傳統上,醫生會使用干擾素治療,但副作用多,患者未必可承受,且效果未如理想。其後,針對乙肝病毒基因複製的藥物出現,如口服藥拉米夫定(LAM),效果理想,惟逾一成患者於5年出現抗藥性,令治療失效。


為解決抗藥問題,醫學界近年研發出恩替卡韋(ETV)及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把5年抗藥性降至少於1%,且約九成患者能抑制病毒,但此藥有機會影響腎功能。現時,磷丙替諾福韋(TAF)是較先進的藥物治療,其控制效果理想,影響腎功能機會較低,更多患者合用。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