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預測居然成真!嬰兒濕疹後遺症(上)
對於世上每件事情,網上都有太多資訊提供不同意見。作為當事人,會採納哪一種意見,有時除了個人的分析力之外,還涉及主觀願望(即是選取一些自己想相信的資料,去證明自己正確)。其中一種例子就是嬰兒濕疹處理方法。
不少討論區和網上資料都會建議,要多塗保濕的乳霜,甚至主動建議父母不要讓孩子搽類固醇藥膏,或服食任何藥物。總之,只要「忍耐」夠時間,嬰兒濕疹便會「自然康復」。我相信的確有部分嬰兒如他們所說,嬰兒濕疹最後自然消失了。但在正式診斷中,我們卻發覺不少幼兒皮膚敏感的情況不但沒有消失,相反更出現惡化。究竟發生甚麼事?
事情是這樣的:無論是甚麼原因引起的皮膚敏感痕癢情況,如果不停重複發生,皮膚經過一段時間重複性發炎,便會出現苔癬化的現象:即皮膚角質層不停加厚,其本質是一種自身的防禦系統,令敏感發炎的地方加強防禦。但是,這些苔癬化後的部位,往往對天氣變化的反應很大。簡單來說,每次發作都在這些苔蘚化的位置首先出現。結果,敏感發炎又是重複在那些位置,造成惡性循環。
通常嬰兒濕疹如果護理和控制合適的話,會在一歲前慢慢消失。但若如上述所講,不停發炎的話,苔癬化的情況會愈趨嚴重,大概一年後便會變得非常明顯。
所以,每每見到一些還有嬰兒濕疹的個案,我們都會苦口婆心向父母解釋,需要用各種的方法好好控制痕癢和炎症,免得皮膚不停發炎之後,出現苔蘚化的結構性問題。苔蘚化如何處理,下周續談。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