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中有泡須重視! 中醫「堵漏」截腎衰
泡沫尿暗藏危機 。正常小便質清如水,即使有氣泡、也會很快消散;若尿泡細小綿密、長時間仍未消散,可能反映腎臟過濾網(腎小球)受損,令血中的蛋白質「漏網而出」形成蛋白尿。
很多人對小便有泡卻不以為意。腎友聯曾於2021年為1,709名市民即時測試蛋白尿:19%市民驗出有蛋白尿,當中56%認為自己健康狀況良好;18至45歲年輕人士中,29%驗出有蛋白尿,當中85%認為自己健康狀況良好。香港西醫工會在2022年為高危人群進行腎病篩查。結果發現,一半參加者的蛋白尿測試結果呈陽性。2010年11家醫院聯合調查顯示,慢性腎病患者的近親中,蛋白尿的比率高達23.1%。
病理性蛋白尿是導致和加速腎衰竭的重要危險因素。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1克的慢性腎病患者,10年內進展至腎衰竭的風險較常人激增67%!臨床研究發現,如能早期發現蛋白尿,並及時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可安全有效地保護腎功能。
中醫認為,早期蛋白尿的病機多為脾腎兩虛、濕熱瘀血阻絡,通常可使用針灸和中藥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健脾固腎,還可以配合運動和食物療法。
常用食療方
1. 對於濕熱體質人士,中醫會用車前草玉米鬚茶清熱利濕,幫助排出體內代謝廢物。
2. 針對長期糖尿病、高血壓等引起的瘀阻腎絡,採用丹參田七燉瘦肉、配合八段錦運動,可活血化瘀、改善腎臟微循環。
3. 而對於脾腎虧虛的患者,可用黃芪山藥粥,配合艾灸足三里穴,以提升脾腎固攝能力。
特別提醒
• 平時要留意小便情況,若發現尿泡異常持續3日,須盡快做尿液檢查。
• 使用中醫療法應諮詢註冊中醫師。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龐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