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2-07-25 04:30:48
日報

探病的學問

分享:
探病的學問

探病的學問

第五波疫情高峰後,醫院及院舍重開家屬探訪,病人、院友及家人均引頸以待,然而到了見面一刻,不少人卻「無言以對」。探病的學問,往往需要經驗累積,但有誰會希望「經驗豐富」?特別是面對剛完成手術,或是中風,甚至臨終病人,一句「你好嗎?」後或已不知所措。

面對病人的痛楚、雙方複雜的心情、房內凝重的氣氛,說得多、問太多問題也好像不對。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的院牧曾陪伴不少家屬一起探訪病人,建議探訪者除了「人到」,更要「耳到、心到、眼到」。所謂「耳到」是要聆聽病人的感受,讓他們抒發患病之苦;此刻聆聽比說話更重要,對病人的病情也有幫助。至於「心到」,是要用心體會病人的處境,易地而處,例如體諒病人需要長時間住在陌生環境,或是臥病在床等。有些時候,病人或許不能發聲,此時探訪者更應「眼到」,留意病人的身體語言,例如眉宇間變化等,從而作出回應,告知對方感同身受。

其實,探訪過程中出現靜默場面是十分常見的,探訪者只需握著病人的手,藉此表達支持與關懷,可謂無聲勝有聲。探訪者如能在探訪前對病人的情況及疾病背景稍作了解,面對臨終病人時對「死亡」有心理準備,相信更能明白及接納病人的言行,為探訪者及病人締造更寶貴的探訪經驗。

生老病死有時無法避免,可變的是怎樣看待及珍惜見面的機會,如有需要,更可邀請醫院院牧陪同。院牧部提供24小時的服務,對象包括病友及家屬。院牧曾接受專業訓練,專責照顧人的心靈需要,可全方位作出支援。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