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癬
足癬又稱香港腳,是足部受到真菌感染導致的皮膚病。感染部位除了腳部的皮膚外,也可能擴散到腳趾甲和雙手。
香港的夏季炎熱,人們容易出汗,加上潮濕的天氣,造就真菌孳生的理想環境。如果在游泳池、更衣室及公共浴室赤腳行走或腳部長時間潮濕多汗,患上香港腳的風險便會增加。
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有刺痛和灼燒感、發癢和脫皮。指縫間可能有發臭和滲出液體,尤其腳趾第三和第四道縫隙,嚴重時可能出現水泡和指甲易從指甲床撥離,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
藥物治療可分為外用和口服兩種。至於選擇哪種藥,最好先經醫生診斷。一般情況下外用的抗癬藥已足夠治療一般性的香港腳。這些藥物通常是非處方抗真菌藥,皆為局部用藥,塗在皮膚或趾甲上,如特比萘芬(Terbinafine)及克霉唑(Clotrimazole)等。
當患者使用外用治療失敗,或患有嚴重香港腳時,便需要使用口服藥物。這些是經醫生處方的抗真菌藥,如灰黃黴素(Griseofulvin)、氟康唑(Fluconazole)及特比萘芬(Terbinafine)等。至於搽藥膏的訣竅,就算患處不再紅或痕癢,但仍要多搽幾天,因為真菌的數量因為藥物而下降,但並未完全清除,若太早停藥,真菌又再一變二、二變四般繁殖出來。因此必須多用數天,確保所有真菌被消滅殆盡。
要預防感染香港腳,大家應時刻注意個人腳部衛生和避免使用他人的用品,例如拖鞋和襪。多汗的患者應該常洗澡,洗澡後確保雙腳和腳趾間保持乾爽。夏天時可選擇穿著涼鞋保持腳部通風乾爽。亦要選擇穿著適當的衣物,例如棉質襪,寬身的衫褲和透氣的鞋。由於足癬很容易復發,所以衣物清潔和避免潮濕亦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