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1-21 12:30:00

重拾活力:癌後康復的中醫與運動之道

分享:
太極

癌症治療結束後,患者往往仍面對體能下降、疲勞與情緒困擾等問題。近年的臨床研究逐漸證實,規律運動與中醫氣功在癌後康復中各有優勢,若能配合,將為患者的康復帶來更全面的功效。

2025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大型臨床研究顯示,結腸癌康復者若能在醫師指導下,持續3年進行規律運動,不僅能延長無病存活期,還可降低復發率約28%,死亡率下降約37%。同樣地,2025年一項涵蓋80篇臨床試驗的綜合分析指出,運動能有效改善癌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例如心臟負擔、手腳麻木、注意力不集中與失眠,並且在手術前加入運動,也有助減少術後併發症。這些數據顯示,恆常運動是癌後康復的重要基石。

近年的研究亦支持傳統中醫功法。2024年的一項臨床試驗發現,乳癌康復者進行12周太極運動,不僅改善睡眠,還能顯著降低體內發炎指標,比一般失眠治療更持久。2025年的系統綜述亦指出,肺癌術後患者鍛煉八段錦後,步行耐力及肺功能都有所改善,並有助減輕焦慮與抑鬱。此外,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2024年的最新指引,更將太極、氣功與運動一同列為改善癌後疲勞的一線建議。

現代運動著重增強肌肉、心肺與體能,而傳統太極氣功則透過「調身、調息、調心」,幫助患者改善免疫力與情緒。若能將兩者結合,例如以步行、游泳或阻力訓練,再搭配八段錦、太極或氣功,不僅可降低復發風險,還能提升睡眠品質與生活質素。最新循證研究提醒我們,現代的癌後康復不再單靠單一療法,若能「運動+養生」並行,將為患者癌後恢復提供更大幫助。

adblk6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周庭譽

註冊中醫師周庭譽

註冊中醫師周庭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