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1-11 04:30:20
日報

面紅的疑惑(上)

分享:
面紅的疑惑(上)

面紅的疑惑(上)

面部發紅是許多人求醫的常見原因,尤其在網絡資訊氾濫的今天,不少人會自行上網查詢,擔心自己是否患上皮膚敏感或玫瑰痤瘡(Rosacea)。雖然兩種情況都會導致面部發紅,但它們的成因、症狀及處理方法有顯著差異。錯誤的自我診斷或隨意購買藥物可能延誤病情,甚至加重症狀。因此,及早諮詢醫生並進行專業診斷至關重要。

皮膚敏感常由外界刺激引發,例如接觸致敏原(如化妝品、洗劑)、氣候變化或飲食因素。症狀多為暫時性,可能包括面部發紅、刺痛、乾燥或輕微脫皮,範圍通常較局限,且與特定刺激物相關。例如,使用某款護膚品後臉頰泛紅,或在乾燥天氣下皮膚感到繃緊。敏感反應通常在移除致敏原或使用溫和保濕產品後可自行緩解,但若反覆發作,須尋求醫生建議以排除其他問題。

adblk5

玫瑰痤瘡是慢性皮膚病,多見於30至50歲成人,特別是膚色較白者。特徵是面部中央(鼻、臉頰、額頭、下巴)持續或反覆發紅,伴隨丘疹、膿疱或毛細血管擴張(俗稱「紅血絲」)。部分患者可能感到灼熱或刺痛,且症狀易因熱飲、辛辣食物、酒精或壓力而加重。與皮膚敏感不同,玫瑰痤瘡的症狀較持久,且可能隨時間惡化,甚至影響眼睛(眼部玫瑰痤瘡)。由於涉及複雜的免疫及血管反應,治療需專業指導。

要初步分辨皮膚敏感與玫瑰痤瘡,可留意以下特徵。

觸發因素:皮膚敏感通常與特定刺激物直接相關,如某款化妝品或天氣變化;玫瑰痤瘡的觸發因素更廣泛,包括飲食、情緒壓力或陽光暴曬。

症狀持續性:敏感引起的發紅通常短暫,數小時至數天內消退;玫瑰痤瘡的發紅較持久,伴隨丘疹或毛細血管擴張。 

伴隨症狀:皮膚敏感可能有乾燥或輕微脫皮,但少有丘疹或膿疱;玫瑰痤瘡則常伴有類似青春痘的丘疹或眼部不適。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