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12-07 04:30:00
日報

頸痛何時需要手術治療?

分享:

頸部的結構複雜,對人體的生理作用佔相當重要的地位。除了支撐頭顱之外,頸部的血管亦負責供應腦部養分與氧氣;而大腦與全身聯繫的神經,都必須通過頸部,因此涉及頸部的手術,往往較為複雜與危險。亦因如此,頸痛患者的治療,一般都會先採非手術療法,而且臨床上證明絕大多數患者,透過各種非手術療法,一般都可達到緩解效果甚至治愈。但有些患者採用非手術療法沒有效果,甚至病情逐漸加重,影響到日常作息,或是有些患者急性發作,短時間內無法進行非手術治療,就需要手術治療。

以下個案類型可能需考慮手術:

① 神經根型頸椎痛患者,症狀以頸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為主,經非手術治療後,疼痛愈來愈激烈。

② 患者出現頸椎管狹窄的現象,有明顯的進行性肌萎縮以及反射異常、劇烈疼痛,症狀持續反覆地發作,以致影響生活及工作。

以上情況需要安排檢查,考慮是否需要手術。當患者的臨床表現、磁力共振檢查與受壓神經定位一致時,通常醫生就會建議採取手術治療的方式。手術方式必須視病情而定,有些患者僅需作椎間盤切除術即可,而有些患者則可能需要較為複雜的切骨、減壓手術以及融合術。

另外,如因頸脊髓骨質增生、黃韌帶、椎間盤突出受到壓迫而發病,症狀持續加重,以致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及四肢癱瘓等,均可被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應盡快接受手術治療,如果作非手術治療的患者,也應該要密切觀察,若症狀加重,亦宜盡快接受手術。

頸痛何時需要手術治療?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