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鵪鶉營養價值高
我發現一個有趣情況:每次我介紹鷓鴣時,就會有人問能否用鵪鶉代替;而介紹鵪鶉食譜時,又會有人問能不能用鷓鴣代替。可能是大家印象中,鷓鴣與鵪鶉都是體形細小,肉質嫩易消化,常用於體虛者調養的食療材料。
在現代養生飲食中,禽鳥類因為肉質比較細嫩,容易吸收,對維持身體機能與提升免疫力而備受推崇。曾有研究對老母雞、走地雞、烏骨雞(即烏雞)、鵪鶉與鷓鴣5種常見禽肉,進行營養含量進行分析,結果也顯示鷓鴣與鵪鶉在多項礦物質指標上表現突出,是理想的食療肉類。
研究評估11種礦物質元素(如鈣、鐵、鋅、硒等)在禽肉中的營養價值。其中,鷓鴣的鈣含量高達185.73 mg/100g,是其他禽類的10至50倍,對骨骼健康尤其有益。鵪鶉則在鐵、硒、鉀等元素上表現優異,有助提升造血功能與抗氧化能力。
相較於常見的豬肉、牛肉與羊肉,這5種禽肉在礦物質營養方面整體表現亦較佳。尤其是硒的含量遠高於其他肉類。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礦物質,主要作用包括抗氧化以清除自由基,增強免疫力以抵抗病原體,調節甲狀腺功能,協助解毒排出身體毒素與重金屬,以及促進男性生殖健康。
對年老及病後體弱的人,建議可選用鷓鴣或鵪鶉煲湯來補充蛋白質,如「鷓鴣淮山杞子湯」或「鵪鶉紅棗桂圓湯」,既滋補又易於吸收,適合體虛者日常調養。

鷓鴣與鵪鶉:營養價值高的養生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