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娛樂
2021-11-02 04:30:00
日報

《夜班》關於民主的假象

分享:

近期有部戲只在百老匯院線上映,獨特之處是場內觀眾能夠透過手機投票,以「民主」方式去決定電影的劇情以及主角的命運。這種自選互動令人垂涎,很可能激發到觀眾的好奇心入場感受一下。跟Netflix之前讓觀眾自選劇情的電影模式一樣,分別在於戲院乃公共空間,於是投票變成民選,民主制度在戲院誕生了。

民意決定劇情

電影製作人相當聰明,捉得住觀眾心理,以低成本拍法完成電影。老實說,戲中演員的演技實在不堪入目,外貌當然亦不見得討好。更不用談論電影的製作、燈光、鏡頭運用各樣那樣,全都是像學生習作的水準。不過其實電影的水準不是重點,亦無人入場是為了看一堆二打六做戲,情節亦不算精彩有新意,有趣之處無非就是「民意」。它只要讓觀眾有選擇的權利,便能夠抵銷製作上的不足,因為世間上還是有很多人渴望能夠透過自己的選擇去改寫別人的命運。

據聞戲中有超過180個情節讓人選擇,故事是關於一個原本只在夜班兼職停車場管理員的大學生,被捲入一宗盜竊案,更惹來殺身之禍。而一切的所謂「選擇」,無論如何還是會導向故事預設的路向。選擇,從來都是無關痛癢的支線才會給你選擇,而其實編劇大致上亦能猜到大部分觀眾的「玩嘢」心態,總是會選擇令男主角更為難或明顯會身陷險境的局面。

互動選擇令劇情崩壞

這類電影完全體驗了民意能夠如何摧毀一件事,而「民意」其實都是在創作人預設的框框之中給你的些微「自由意志」,根本不會影響創作人早已預設的既定框框,但已經令有選擇的觀眾們感覺開心好玩又滿足。而所有劇情發展也是創作人計劃出來讓觀眾選擇的,絕不會有令創作人意想不到的劇情發生。倒不如《爆機自由仁》的非玩家角色成了玩家之後,還真的能令故事中的創作人無所適從。

體驗過《夜班》(Late Shift)之後,能夠為民主這回事帶來不少反思。當戲院有民主之日,大家追求的已不再是電影的質素或劇情的合理性,而是好玩與否。而民主亦容易帶來自己一些不負責任的決定,因為即使自己決定了,還是得有大多數同意才能成事,於是你期望的是在投票後,同時能測試自己的意向是否等於大多數民意?追求與大眾同步的慾望甚至會比希望自己能夠獨立思考更為強烈。

有民主的電影,還要有質素或是跟你志同道合的觀眾,才能讓劇情通往你所想的方向。但在既定框架之下,無論你如何選擇,也不能通往真正精彩的情節。而你本身所想的事,亦不代表就是事情最好的選擇。當世上平庸的人佔大多數之時,互動選擇只會令事情走向崩壞的可能性增加。

《夜班》關於民主的假象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