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08-22 04:30:22
日報

點解以前咁好笑

分享:

水可以冒牌,笑亦可以扮,但我可以好肯定,在1988年收看《點解咁好笑》時所發出的連串笑聲,都是real——real,即是真實咁解。

1) 讓我笑得最瘋癲的一次,必定是某一集的《講數學英文》環節——留意,這一句讀法不是「講/數學/英文」,而是「講數/學/英文」, That Means「透過講數這回事來學習英文」——用一種不良分子的不良事宜,去做具有教育意義的事情。

2) 講數雙方,林敏驄扮演的穿頭標和杜德偉扮演的皮禮士糖,雙方各自帶了一team人,在停車場會合,整個setting,基本上,是明扮Michael Jackson《Bad》的MV,但音樂,則配上Michael Jackson的《Beat It》。

3) 就在《Beat It》助燃,劍拔弩張之時,穿頭標和皮禮士糖先口角——口角,自然涉及說話,特別在雙方說話裡夾雜大量英文單字,例如「qualification」,又例如「cheap」,而且隆重其事,附上一把畫外音進行解說。

4) 當中有幾個我尤其深刻:「『alright』,意思即係一切妥當,唔alright,即係唔妥,記住,要捲脷。」「『face』,呢個字易解啲,通常落嚟香港三日都識㗎嘞。『face』,即係俾面咁解。」「『耍冧』,係離開正音較遠嘅字,正確嘅讀音係『salute』,即係敬禮咁解。我哋讀多一次:salute!多謝。」

adblk6

5) 當然不少得「fight」:「『fight』,即係打鬥,用個貼切啲嘅中文字去解釋,就係『鍊過』,小朋友要有大人陪同先至好講呀。」結果?穿頭標和皮禮士糖透過中英夾雜的說話,講掂數,以和為貴。

《點解咁好笑》 《點解咁好笑》 林敏驄 杜德偉

6) 第二日返到學校,早會前,竟發現不少同學都在背誦《講數學英文》的解說,當然不能背到100%,但沒九成都有八成半。

7) 那是一個簡單的年代,人的娛樂方式單一,一個電視節目,足以在沒有超前部署的情況下,成為不同朋輩之間的熱門或現象話題。

8) 而更重要的是,那時的人都比較會笑,肯笑,不吝嗇笑,絕少人會專登用笑不出去抗衡一個搞笑節目,藉此顯出自己品味高尚。當年的人,的確比較容易笑(亦有一種說法,指當時的人用笑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兩個電視台,都會製作類似《點解咁好笑》的節目,《開心主流派》、《笑聲救地球》、《叻人新世紀》等等,方法和規模不盡相同,但同樣百無禁忌,不時拿取現實中的人和事做材料搞笑,有理由相信,在某些嚴格嚴肅的人眼裡,等同冒犯,但當時的受眾或許比較單純,不會經常諗埋一邊,但求好笑,笑完就算。

9) 你大可以說,這些搞笑節目都是用來攝時間,但製作都認真,認真到一定會有主題曲;像《點解咁好笑》那一首,在接近四十年後聽回,除了必然有種基於懷舊而產生的溫暖和感傷,更會哭笑不得,第一句就開宗明義高唱「香港社會有許多好笑事」——今時今日香港社會還有好笑事?sorry,有的都是好事。

10) 今天若眼光光,向我們來望望,傷心和沮喪,同在笑聲裡埋藏。是的,笑聲最大作用,就是方便埋藏各種不便公諸於世的感受情緒。而一句早晨,亦勝過諗一段statement。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