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牛智造」刷新製造模式
在市場競爭的浪潮推動下,不斷出現新的意念及產業形態。2020年,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第一個智造平台——「犀牛智造」面世,揭開製造業新一頁。
這一個已經保密運作3年的數位化智慧製造平台,以中小企業為導向,率先切入服裝產業,並已與兩百家和淘寶聯盟的中小商家試驗性合作。
至於犀牛智造的內涵,筆者了解到有五大核心:
(1)以需定銷
依據阿里巴巴龐大的購物大數據分析預測,進而為合作商家提供末來產品的銷售趨勢,以資料預測來代替品牌商的主觀預測,提高預測準確度,隨後把需求訂單發至犀牛智造,這就完成了「以產定銷」到「以需定銷」的模式轉變,並有利開拓南海市場。
(2)數位工藝地圖
採用3D(三個維度)模擬設計,透過數碼化模擬技術,大幅度完成設計對接工作,降低人工的溝通成本。
(3)智慧調度中樞
採用「蜘蛛網」式吊掛設備,透過後台的人工智慧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將產能自動分配到產能空餘的工位,這樣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4)區域中央倉供給網絡
給原材料預定、銷售端起到信用背書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原材料採購的交流平台,減少許多中間商的差價。
(5)柔性智慧工廠
可以造成100件起訂,最快7天交付成品,把和中小企的合作門檻大大降低,以利中小品牌在發展初期穩健發展;其首批合作的品牌商就是和淘寶有聯繫的兩百家中小商家。
香港中小企眾多,數目佔公司總數九成以上,在香港整體經濟結構中的分量不輕。筆者期待,香港的生產力局引入類似「犀牛智造」的模式,以協助廣大中小企提升檔次及競爭力。
作者為資深銀行家 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理大工商管理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