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2-10-10 04:29:22
日報

二十大時刻:新時代、民族復興與新世界秩序

分享:

中共二十大是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重大的里程碑,民族復興的完整框架在此呈現,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基本模式在此凸顯,面向2049年的體系性議程在此確定。「越是中國的,就越是世界的」,這一革命與現代化的民族辯證法正在展現為活生生的實踐進程與具體事實。

這一切的具體發生既有歷史累積的演化效果,也有十八大(2012)以來的綜合效果。「這十年」成為二十大及習近平新時代的自我歷史意識和哲學時間觀,即十年實踐及其理論創造奠定了新時代的基本座標與使命,賦予了民族復興與中國的現代化以自主性、完整性和實踐清晰性。「這十年」是一種歷史綜合,既是內部政治意義上的「前三十年」(毛澤東)與「後三十年」(鄧小平)的辯證揚棄,又是對中國與世界關係的重新勘定與塑造。中共二十大因此成為中國文明與政治發展最具標誌性的自覺時刻。

新時代的四重屬性

甚麼是新時代?新舊區分的依據和標準是甚麼?為甚麼「這十年」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自覺與開端?我們所講的新時代必須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上理解,需要引入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加以評判。新時代不是自然時間意義上的,因為自然時間只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作為等量化的刻度與序列,其本身並無特別的哲學與政治意義。新時代是政治時間意義上的,指向的是這一歷史時段所具有的獨特時代精神、命題、決斷與實踐。新時代的歷史綜合本質需要通過鬥爭來實現。這裡的鬥爭也不是表像化的暴力手段或思想批判,而是真理和路線意義上的定位與定型。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真誠」、「為公」的鬥爭參與方都是新時代的積極貢獻者。

十八大以來的新時代,就其哲學本質而言乃是民族復興的文明奠基與普遍化,具體而言存在如下面向和特徵:

其一,自主性。新時代的中國真正在精神上回到了自身,回到了中國文明基礎和政治自足的體系之中。百年黨史的紅線與主題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但具體的復興和幸福的標準及其實踐路徑卻存在爭辯性和多元性,這是黨內鬥爭的歷史根源。在建黨百年的決議中,我們可以清晰掌握中國共產黨致力於民族復興與人民幸福的思想鬥爭與制度實踐過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連貫實踐邏輯,其背後分享著一個共同的歷史大邏輯,就是中國的自主現代化與自主文明道路。自主性邏輯貫穿新時代的一切堅守與創新,是新時代基本精神的核心要素。這也是對百餘年來「全盤西化」、「西式現代化」、「歷史終結論」、「美國中心論」等強大而誤導性的意識形態要素的哲學清理和排除,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之歷史與政治心智穩健成熟的標誌。

Ad Block

其二,民族性。民族復興是整個近現代中國文化與政治精英的集體意識和奮鬥主旨,八二憲法序言就是民族復興的宣言書和民族志。新時代的民族性意味著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決定性和解以及對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政治守護。民族性是中華民族自愛自強的精神根據,是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之有機性與團結性的規範基礎。一個民族首先要有集體的自我意識,才能夠實現文明承載、人民幸福以及建立與外部世界的平等與相互尊重的關係。民族性是新時代的文化與政治的最可靠依據,是中國走向世界的背景與基礎。民族性是愛護自身民族而又與其他民族平等友好相處的良性要素,需要極力避免兩種傾向:自卑的民族性,導致崇洋媚外與喪失自我;自大的民族性,導致極端民族主義和霸權主義。新時代的民族性是中國與世界的精神友好紐帶。

Ad Block

其三,現代性。新時代的基本時代意識是現代社會,是一個尊重文明與人性尊嚴的自由共同體,也是德性共同體。現代性是人類文明的啟蒙成果與實踐框架,中國從中受益極大。中國文明與現代性存在內在溝通性與實踐支撐性:一方面,中國百餘年的現代化實踐吸取和轉化了大量來自西方的現代性思想、制度與技術成果,這一進程仍未終結;另一方面,中國並非模仿和尾隨性質的後發國家,而是具有自身文明根基、超強現代化學習能力與政治組織能力的偉大國家,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文明的現代性與中國政治的自主道路,是中國對現代性體系的價值貢獻和制度貢獻,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結構增量。

Ad Block

其四,世界性。中國不是一個普通的民族國家,而是有民族認同的文明國家,在精神本質上是一個世界歷史民族。早在與西方廣泛接觸之前,中國就以天下體系的哲學與政治實踐而創制出偉大的、超越民族主義的區域共同體秩序,對東亞及周邊文明的自覺與發展做出了「軸心」貢獻。「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新天下主義,是中國對全球治理秩序與新國際法秩序的積極思考與實踐,也是新時代的精神標誌物和長期的實踐命題。西方的現代性與國際法走不出「冷戰」魔咒,中國的新天下主義的世界性或許可能是人類實現永久和平與共同發展的更優選擇。這是新時代的世界性的偉大意義與前景所在。

Ad Block
Ad Block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新天下主義的實踐。

民族復興的風險環境

新時代的一切願景,取決於民族復興的具體落實。中國的民族復興,鑑於其體量和影響力,必然對世界體系與世界權力政治構成重大衝擊與改造。十九大報告發布後,英國BBC冠之以「一次站在世界地圖前的大會」,可想而知當二十大報告發布時,西方世界將如何震撼甚至恐懼?我們也可以想像美國決策精英在「一帶一路」示意圖前面的戰略焦慮和驚恐。中國自身發展帶來的世界體系衝擊,其直接結果就是西方對中國的「新冷戰」及相關的風險環境。但這不是中國的錯,是西方對中國崛起的不適應症,更是中國民族復興必須要過的坎。

Ad Block

民族復興藍圖喜人,但風險環境必須清晰研判和應對,才能做到行穩致遠。這些相關的風險環境因素包括:其一,兩岸完全統一與台灣回歸,這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但可能引發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直接衝突和全體系制裁的來臨,台灣存在「烏克蘭化」的現實戰略風險,佩洛西竄台和台灣政策法的推進就是危險信號;其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穩定性波動,這是香港國安法與新選舉法以來西方制裁孤立香港的某種後果,是對「一國兩制」之國際條件的損害,「香港牌」是否繼續升級,美國會否對香港進行終極制裁,任何極端後果都不能排除;其三,國內政治安全與社會分配的正義性,這涉及對黨的領導的理解與認同,以及對社會財富的公平分享,如何從政治上「知行合一」地發展出真正系統化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與規範的法治體系,如何從政策上回應和解決貧富分化和社會公平的一系列問題,近期圍繞「人民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爭論表明中國內部的正義路線之爭並未結束,二十大之後仍會繼續;其四,烏克蘭戰爭與世界和平秩序的衰落,這是中國面臨的世界體系劇烈變遷的挑戰,中國相對穩健的平衡外交如何適應激烈升級的烏克蘭戰爭及全球秩序的演變,中國又如何抓住此次危機擴展國際影響力和制度建構能力,這些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世界對中國的一個考驗;其五,「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風險與綜合收益問題,這是中國展開其新天下主義的關鍵戰略路線,但面臨著知識不足與安全環境不穩定的重大挑戰,也面臨著來自美西方的對沖和破壞,我們到底能不能走出一條全球化的新路,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Ad Block

更團結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我們的既有成果和一切理想,都需要一個緊密團結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守護。中共二十大就是關於這個共同體深度建構與復興的權威指南。民族的與世界的,在這一歷史性的政治會議中將達到精緻與有效的結合與統一。

未來的進程中,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將面臨一系列的內外鬥爭和思想創造的挑戰:民族復興如何獲得外部世界的恰當理解與接受?與美西方的世界體系鬥爭如何有理、有節、有利地展開?中國對自身文明的和解與回溯如何開出思想性的新篇章,為自身及人類提供整合價值觀與團結依據?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成為新全球化的實驗田而帶來廿一世紀人類和平發展的新希望和新路徑?這些重大而艱難的命題是二十大需要承擔的,也是中華民族需要承擔的。二十大,是新時代、民族復興與新世界秩序的歷史交匯點與嶄新起點。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