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9-19 04:31:37
日報

打醒精神做官

分享:

新一份施政報告發表,當中談及部門首長責任制,引起民間剝花生,也引起官場議論紛紛。一些中高級官員說,以後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做官,因為新的形勢又有新的玩法,一切都要看日後的執行細節和具體行動。有些官員感到以後可能更難做,因為上有高層壓力,下有民情反彈,他們夾在中間,實在有口難言。他們甚至開玩笑說:「以前說民不聊生,現在是官不聊生了。」從這個角度看,我對他們也表示同情。

推出部門首長責任制,相信是官方頂層認為香港實行多年的公務員制度出現問題,例如因程序問題而引致低效率,或者因責任不清而形成互相推諉,又或者因監督不力而形成疏懶。這些都是前總理朱鎔基說的「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所以必須改革。

不過,圈中人關心的是怎樣改?他們感到新的遊戲規則,核心就是一句話:木槌錘釘釘錘木!上級壓下來,再由他們打下去!一般而言,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可以說得過去,但在執行的時候,上級有沒有了解中間的很多細節?最重要的是,如果效果不好,上級怎樣評價他們的努力?到時候,承受壓力不是下級,而是他們。如果他們沒辦法,只有一味向下壓,否則要另謀高就了。

此外,公務員敘用委員會擴權之後,可以邀請專家或與受查部門無關連的政府人員參與。表面上,這樣可以發揮獨立判斷的作用,但如此一來,這又好像內地的紀律檢查制度。一談到「紀檢」,公務員就更敏感了,因為紀委的權力很大,涉及的範圍更廣,包括上級認為「嚴重的問題」,會不會還涉及政治角度?一切都是未知之數。

adblk6

其實,時至今天,即使是公務員隊伍的中高層,相信已沒有「政治不正確」的了;有些人士還可能從公務員系統轉為問責官員,步步高升,何樂而不為?總之,能夠適應的就一帆風順,適應不了的則自行選擇。正是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

忽然記起,在回歸初期,內地很欣賞香港公務員,還多次公開稱讚。不過,現在看來對公務員有更多工作和政治的要求了;如果不打醒十二分精神,也許又會消失在滔滔大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