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0-10 04:30:57
日報

港大學名列前茅 留學香港大可為

分享:
港大學名列前茅 留學香港大可為

港大學名列前茅 留學香港大可為

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院校表現亮眼,六所大學打入全球200強,其中三所更穩居前六十。這份成績來之不易,是香港高等教育界數十年耕耘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我們在欣喜之餘也須清醒認識到,這類國際排名主要側重研究表現,對本科生教育的評估相對有限。隨著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留學香港」政策,現在正是時候思考如何善用這份排名帶來的國際聲譽,同時補足本科教育的短板,向東南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港就學。

仔細分析泰晤士排名的評估框架,主要包含教學環境、研究影響、國際化及產業合作四大範疇。其中研究論文發表數量、引用影響力及學術聲譽等指標佔了相當大的比重。這種偏重確實反映了大學在尖端學術領域的貢獻,香港院校的卓越表現,離不開教研人員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參與學術會議、進行大型研究計劃的長期積累。然而,這種評估模式對本科生教學品質,特別是課堂外的全人教育,難以給出全面客觀的反映。

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曾深刻指出大學教育的本質追求,香港大學「明德格物」的校訓,同樣強調培養品德與追求真理並重。大學不僅是知識生產的基地,更是社會精英的搖籃。過去香港各大學的學生會及其屬下學會,為本科生提供了寶貴的營運自組織機會,讓學生在課堂外學習組織協調、溝通表達、解難排困,這些能力對他們畢業後投身社會至關重要。2019年社會事件後,部分大學學生會運作停頓至今,校方應積極協助學生重建這些自主組織的運作機制,讓學生能在大學階段就體驗社會實際運作的真實面貌。

adblk6

值得肯定的是,泰晤士排名中已開始納入知識轉移、產業合作等指標,這促使本地大學愈來愈多地考慮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然而,現行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導的撥款機制,仍維持著自上而下的審批模式。事實上,這種模式連英國等教育先進國家也已逐步改革。全球大學撥款的趨勢正轉向更靈活的自主分配機制,讓學術機構能根據自身特色和市場需求決定研究方向。特區政府在這方面擁有主導權,應考慮逐步下放撥款自主權,鼓勵大學開展更多能夠市場化、對社會產生直接影響的研究項目。

香港都會大學近年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有力佐證。雖然在國際學術排名上未及傳統頂尖大學,卻吸引了大量內地學生申請報讀。究其原因,正是都大在課程審批和設計上擁有更大彈性,能迅速回應市場需求,開設與時並進的專業課程。這種貼近社會實際需要的辦學方向,恰恰是「留學香港」政策成功的關鍵。當世界各地學生考慮留學目的地時,除了大學的國際排名,更關心的是所接受的教育能否為未來人生發展鋪路。

特區政府若能下放更多權力予大學自主,既鼓勵學術研究追求卓越,同時支持各校發展特色教學,香港的高等教育將能真正發光發亮,讓「留學香港」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品牌。香港的大學已證明了自己在國際學術舞台的實力,下一步應當是讓這份實力轉化為培育未來人才的根本動力,使香港不僅是優秀論文產地,更是世界級人才的培育搖籃。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