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繭成蝶靠市場 票務落後成反例
警方上星期偵破周杰倫演唱會假門票案,逾千張印著相同編號的粗劣假票背後,暴露香港票務系統的深層痼疾。當特首李家超回顧3年任期,以「破繭成蝶」描繪香港發展新階段,在慶回歸活動上致辭稱要做「改革者」,但香港卻在基礎的票務市場上顯露破綻。接連假票風波恰成絕妙反諷,揭示香港蛻變的核心命題,真正的破繭從非官府指導可成,市場創新的內生動力才是化蝶關鍵。
放眼全球娛樂市場,電子票證與實名制已成標配之際,香港演唱會門票仍困在「紙本+排隊」的舊世紀模式。實名制討論經年未果,二維碼驗證支離破碎,票務平台各自為政。這種碎片化生態,恰是黃牛與詐騙集團的猖狂根源。
反觀近日解放軍石崗軍營開放日與山東艦參觀活動,數萬張門票透過「預約-實名」閉環系統高效運轉,智能社交平台杜絕炒賣,入場秩序井然。技術從來不是障礙,可惜票務亂象正反噬香港的「演唱會經濟」。當消費者承擔黃牛溢價,還要提防假票陷阱,最終侵蝕的是整個文化消費市場的根基。旅發局數據顯示,內地旅客佔訪港人數逾八成,其中三成專程為文化活動而來。然則落後的購票流程,包括須香港手機號註冊、缺人民幣支付選項、無簡體字界面,猶如築起無形高牆。當國際藝人亞洲巡演跳過香港而選內地城市,當歌迷握假票在場館外憤而報警,香港折損的不只是消費者權益,還有法治社會的金字招牌。
內地票務市場的躍進堪稱典範,龍頭平台「大麥網」年交易量突破25億筆,覆蓋演出逾10萬場。其動態二維碼加密、實名制臉部識別、AI監控異常購票等技術,將黃牛票壓至0.3%以下。尤為關鍵的是,此系統由民營企業主導開發,在市場競爭中持續進化,美團的「候補購票」消化剩餘票源,貓眼娛樂的「跨平台轉贈」兼顧安全與靈活。民營企業為奪用戶主動創新,政府只須設定公平賽道,這正是「市場驅動改革」的活教材。
香港的特殊地位,恰可將此優勢轉化為全球機遇。作為國際都會與內地最大出境客源目的地,香港理應成為內地票務系統走向世界的試驗場。試想當紅館和啟德場館採用與大麥網互通的系統,內地歌迷以電子錢包直接購票,回歸日免費入場的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門券也能在內地平台索取,連帶推廣周邊消費活動,讓市場創新在「一國兩制」下迸發化學反應,香港經驗更可助力內地平台走向國際。
推行改革絕非意識形態之爭,而是市場效率的理性抉擇。現行《公眾娛樂場所條例》仍以規管戲院座位為主,對數位票務幾無著墨。當然,轉變過程中須設本地適應機制,港人要學習內地系統,保留紙本票予長者、開設實名認證輔導站等。關鍵在引入民營科技企業參與設計,避免官僚閉門造車。
正如生物學家威廉姆斯的警示,強行剪開的蠶繭雖能「見天日」,但永遠喪失飛行能力,因其翅膀未經擠壓破繭的鍛煉,肌肉無法成熟。周杰倫假票案反映香港仍在複製上世紀的模式。當山東艦參觀者掃碼登艦,當石崗軍營孩童快樂入場,香港演唱會門口卻在查驗紙本真偽。這正是沒有市場創新驅動的「破繭」,終是外力粉飾的假性蛻皮。唯敢以民營活力酶解陳規,以競爭效率重組肌理,香港方能在痛楚中生出強健翅膀。票務系統僅是城中話題裡的其一反例,忽視市場力量,繭中之城再華美,終成時代琥珀,凝固所有飛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