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數的「象」「數」
風水對很多人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問題,但其實如果懂中國基本的「象兆」及「天地的道理規律」,也可以對此有較深層的了解。今日科學與風水最大的分別是「象兆」理論,例如「一座屋單位的」、「西北方向」、「老男人」,人身的「頭」。這三個在今日科學表面毫不相關的東西,在術數上它們都有一個共通的「兆象」,就是八卦中之「乾卦」,所以如果一個單位是「L」形,其西北缺了一個角,那這單位家中便沒有「老男人」居住或是如果有老男人,他常常身體有各種的毛病,不利老男人。這些築與方位等關係,大家可以考察身邊親戚朋友中作驗證,這是今天「科學」所沒有的理論。
風水所遵從的「道理」,古人稱為「天道」及「地道」。天道是指從地理觀測,日月星辰繞地一圈之規律,例如太陽一年是365。2524日,每年準確無誤,不多不少,這就是「天道」。至於「地道」,古代人稱此為「地理」,所有生物、山川雖然表面外形都不同,但其實有一套「規律」。
例如一顆大樹,中央為「主幹」,「主幹」粗大而窄,之後又分支出各不同的「枝幹」。「枝幹」之外又支為各粗幼不同,大小不同的樹枝,樹枝上出小枝,樹葉往往就是生長在這些小支之上。而大分部的樹木,它們的「花朶」及後來結的「果實」,大多數都會生長在這些樹枝最高最尖的分部,很少花朶會直接生長在粗大的主幹之上。
同樣「地之道理」,高大的山脈中最高的山尖被視為「祖山」,這些大山體會下降變化成一些「支脈或支龍」;「支龍」再下降到一些小山脈風水,稱為「少祖山」;少祖山降到一些高原或河水沖積平原,變成一些或隱或現的小山丘。人類往往是居住在這些平原及與河、海交滙的地方,這些人口稠密之地區就是位於所謂「龍穴」之上,有如樹木開化結果之處。
今天如果你從高空航拍的山脈相片中可以見到,山脈之形狀雖然各地不同,但不少大山脈之平面圖的形象有如一顆「大樹」橫跨在地面之上,大山脈之主龍脈有如樹之粗幹,其餘分支有如樹之橫枝,而人口集中稠密之居住城市地區有如樹尖之花朶果實一樣。
其實大自然有不少動植物及山川「形狀」都有一定相似之處,一個人身體有如樹之主幹,兩手兩腳及頭有如樹之分支,手扯、腳趾及五觀是生長在樹尖之最精華之「花朶果實」。古人見到山川、樹木及人類等表面不同之事物,而其實又可見到一些類同的圖案(pattern),所以稱這些似是而非的圖案為「兆象」,而推動這事物變化的力量被稱為地之道理「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