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鞋品牌「皮鞋化」革命
近年來,全球運動鞋市場掀起一場變革。國際運動品牌紛紛突破傳統框架,推出兼具正裝優雅與運動機能的全新鞋款,這種「皮鞋化」風潮正在改寫市場規則。
從美津濃的不同商務跑鞋款式到PUMA的「Mostro Black」,各品牌都嘗試以另類設計詮釋這風潮。
日本運動品牌美津濃推出的超型款式「Wave Prophecy Moc」就是一例。其「隱形運動基因」的設計理念,成功帶起一場不大不小的潮流風,有外國品牌網站標價更上升至五千元以上,比美津濃同系列運動鞋貴上一倍以上。
德國品牌PUMA的Mostro Black則展現另一種設計概念。這款融合潮流皮鞋線條與運動鞋舒適度的產品,在皮革用色上多變,但當你發現那雙全黑版本時,那種能上班又「夠潮」的味道,已完勝其他款式。我本人近年比較少穿PUMA,但早前在倫敦Selfridges看到這鞋款時,這種把品牌的運動基因深藏在功能上,而鞋身設計及用色配搭卻偏離運動鞋的特性,使我立即「衝動式消費」。
瑞士品牌On Running的「CLOUDNOVA X black eclipse」用了品牌的CloudTec緩震技術,「低調但保存品牌技術性能化」的設計,正好切合了近年上班族「隨性卻專業」的穿衣文化。而在訂價方面,On這鞋款大概也是千多元,也適合年輕人市場,不太貴又舒服,也不怕被老闆「抽秤」衣飾不整。
值得注意的是,這股風潮並非運動品牌的專利。傳統皮鞋品牌Cole Haan早在2013年就與Nike(1988年Nike收購了Cole Haan;直至2012年Nike再把Cole Haan出售給私募基金Apax Partners)合作推出「Zerøgrand」系列,將Air氣墊技術融入紳士鞋設計,可謂「波鞋皮鞋化」的先驅。當時Cole Haan的高層曾直言:「我們瘋了,但市場反應證明,消費者早已準備好接受這樣的創新。」
這些成功案例背後,是品牌對消費者行為變遷的洞察。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對於「專業形象」與「穿著舒適」的需求同樣強烈。這種市場觀察力驅動了不同品牌打破既有框架,創造出融合雙方優點的嶄新產品。
從市場策略角度來看,運動鞋品牌的定位與差異化設計已成主線業務以外的新發展方向。美津濃、PUMA及On Running都開始了「皮鞋異化」及「極簡性能」。
另一方面,Cole Haan這些原生皮鞋品牌,則「帶著傳統開闢新路」。各品牌意圖透過新創賣點來為品牌價值提升。
這場「皮鞋化」革命正在重塑全球鞋類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