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5-09-22 06:00:00

香港步行三維空間

分享:

儘管自己的辦公室在金鐘,花十至十五分鐘步行至中環又或灣仔吃午飯或晚飯,於我也是常事。好處是時間把握有度;不用跟別人迫車或遇上塞車;在長期案頭工作之餘,還可動動筋骨。

到過歐、美、澳洲城市的香港人,或多或少都羨慕人家的行人道——寬闊、綠樹成蔭,走在路上經常看到天空,故步行是一種享受,是樂趣。比較起來,香港好像有欠缺似的。

然而,香港倒有香港步行道的特色。例如我從添馬政府總部出發,秋高氣爽可沿海濱或龍和道經大會堂北走到IFC商場;又或沿金鐘廊經中環地鐵站上IFC,雨天時全程可以不用開傘。

中環的行人天橋網絡甚至可以一直走到上環的港澳碼頭,又或經中環街市沿自動行人扶梯,登上半山蘇豪區。

香港不像很多歐美澳的城市,不是平面地向四周伸延,倒是因為地勢所限,需不斷向海取地,向天取地,向地底取地,令她變成一個垂直發展的城市。垂直發展的一個副作用,乃行人舉頭不容易看到天空,不知晴陰的天色。

但在這等摩肩接踵的高樓大厦之間,卻連接了一條又一條的行人天橋或隧道,方便行人。所以香港的行人道是一種三維空間式的。大概除了東京有部分分區外,鮮有如此獨特的立體行人網絡。

三年前有數位有心的學者出版了一本書,紀錄和介紹香港這富特色的行人網絡:《Cities Without Ground——A Hong Kong Guidebook》。書中講述的不單單在中區,香港其他地方和住宅區也有記載,並以圖則顯示其三維布局,一目了然。

不過,要令更多市民喜好步行,得其樂趣,步行環境需要改善的地方還多的是呢。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