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勵生育 應從推動女性全面發展做起
香港低生育率與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2024年總和生育率僅0.841%,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這一現狀不僅加劇勞動力缺口,更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挑戰。儘管政府已推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但高昂的育兒成本、住房壓力、職場競爭等結構性問題仍未根本解決,尤其女性因育兒負擔難以平衡家庭與職場,進一步削弱了生育意願。
推動女性全面發展,是破解低生育困局的關鍵。筆者曾於2023年提出「推動香港女性全面發展」議案,建議提升本港婦女就業率和生育率、營造家庭友善環境,獲政府接納並持續落實。如今須在此基礎上深化舉措,具體可從五方面推進:
一,優化生育獎勵機制:將「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恆常化,按家庭收入分層發放,重點支援低收入家庭,兼顧財政可控與公平性。同時將獎勵金與託兒服務、育兒津貼掛鈎,既鼓勵使用政府資助託兒服務,亦能帶動行業發展。
二,增設臨時託兒設施:由政府牽頭,在辦公樓及企業集中區域設立小型託兒點,提供臨時或短期託兒服務,方便職員使用,助力照顧者重返職場,釋放勞動力潛力,推動家庭友善職場建設。
三,完善託兒服務供給:長遠須全面檢討各區託兒名額與需求,在高需求地區增設名額、精準分配,並加快興建獨立託兒中心;同時鼓勵私人機構提供全日、半日及周末等靈活託兒服務,減輕家庭負擔。
四,制定系統發展藍圖:編製《香港婦女全面發展藍圖》,成立高層跨部門專責小組,針對鼓勵生育、產假福利、優良家風建設等領域設定短中長期目標與KPI。優化「婦女自強基金」,提供職業再培訓、育兒津貼及創業支援;整合「一站式家庭及婦女資訊平台」,匯總就業指導、再培訓及職位配對資訊,協助女性重返職場。
五,統籌資源配套建設:加快託兒及安老設施興建,優先在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區預留充足土地,鼓勵私人機構參與育兒及安老院舍發展;建立數據監測系統,評估設施使用率與服務質素,減輕照顧者壓力。
筆者認為,唯有切實讓女性平衡家庭與職場,推動女性全面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生育意願,為香港長遠發展注入持久動力。